1208【長風破浪會有時】(四)(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賢接過仔細地看著,上面有十四房詳細的權責劃定,對於五軍都督府來說不算面貌全非的改制,只不過是進一步明確權力的劃分。
劉賢花了很長時間看完,隨後意味深長地說道:“裴卿深思熟慮,朕認為此舉極為妥當。不過,愛卿的改制方略是為將來裁撤五軍都督府做準備?”
裴越微微一笑,坦然道:“陛下聖明。”
劉賢暗中思忖。
當年高祖立國時,在西府軍事院下面增設五軍都督府,表面上看是多此一舉,其實是削弱了軍機的權力,畢竟中間多一道可以操作的程式。軍機的決斷必須透過五軍都督府施行,這便決定他們無法直接向領兵大將發號施令。
雖然在具體的過程中,大都督這個人選一般會是左軍機的心腹,但也有例外的存在,比如現任大都督柳公綽。
此人乃是文臣出身,在朝中素有清名,這段時間經常向劉賢稟報軍務詳情。
增設火器局、改制五軍都督府,甚至以後直接取消都督府,最終的結果是增加軍機手裡的權力。
劉賢自然信任裴越,但是他必須要考慮這個決策的後果。
裴越對此心知肚明,不急不緩地道:“朝廷六部之中,兵部的地位一直很尷尬,尤其近年來逐漸淪為清水衙門。故此,臣在思考之後,認為五軍都督府應該將發放和稽核軍餉的權力還給兵部。如此一來,西府主管軍事,糧秣餉銀則掌握在東府執政手中。”
劉賢猛然動容,不可置信地望著面前這張年輕俊逸的面龐。
兵部形同虛設,並非是文官老爺們甘願如此,原因要追溯到大梁立國之初。
世人皆知,前魏覆滅後天下大亂,連年混戰征伐不休,原本孱弱的武人趁勢崛起。打天下極其艱難,守天下同樣要依靠這些武人,他們當然不願繼續像在前魏王朝末期時那般,對文官卑躬屈膝笑臉相迎。
為了安撫日益強大的武勳親貴,同時也要刺激他們繼續為大梁開疆拓土,於是高祖皇帝分設兩府,又將至關重要的財權交給五軍都督府。
簡而言之,大梁軍方每年都是直接從國庫中領銀子,接下來如何分配和下發,由西府軍機、知院和五軍大都督商議決定,最後奏報皇帝批覆。兵部和御史臺有監察之權,其實五軍都督府內部也有稽核的衙門,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軍方自然就形成一個封閉的勢力階層。
歷任軍機之所以讓大梁天子忌憚,因為他們不僅掌握著軍中武將調動任免的權力,同時又握著百萬將士的錢袋子。他們不必貪墨軍餉,但只需要稍稍掐緊下面某地大營的餉銀,就足以讓一方大將俯首帖耳。
在這個時代,天子即便一言九鼎也不可能對下面的詳情瞭如指掌,這便給了軍機們廣立山頭的機會。
如果將財權從五軍都督府移交給兵部,表面上只是換了一個衙門,兵部也沒那個膽子拒絕不給,內裡的意義則完全不同。
從今往後,西府每動用一筆銀子,都必須透過兵部或者說東府的同意,每一筆銀子的去向也會被文臣知曉,最大的影響則是軍頭們無法肆意揮灑銀子收買人心。
劉賢不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每次只要想一想就頭疼。
西吳和南周都是甲兵數十萬的大國,他如果提出收回武人集團的財權,甚至可能會動搖到大梁的根基!
與這個舉措的深遠影響相比,區區一個火器局算什麼?
五軍都督府改制或者裁撤又算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