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陵城南方,周軍承北大營駐地。

總理軍務大臣冼春秋在一千精銳騎兵的護送下來到此地,剛剛走進營地便感受到瀰漫在所有人頭頂的緊張情緒。

方謝曉在一眾剽悍武將的簇擁中親自出迎,冼春秋神色凝重地道:“國公爺,平江那邊境況如何?”

方謝曉沉聲道:“城內只有兩千軍士,無法阻擋裴越麾下的精銳,如今城門已經封閉,所有人都在北梁軍卒的控制之下。”

二人走進帥帳,餘者在外等候。

冼春秋極為罕見地喟嘆一聲。

原本按照他的推斷,裴越想要完全扭轉局勢,只能從天滄江下游展開進攻,這樣一來勢必會和臨江大營以及方謝曉的嫡系拼個你死我活。然而誰能想到那裴家子居然一招天外飛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取平江鎮。

這可是挖斷方謝曉根基的毒辣之策!

如果不能儘快解決這個問題,就怕方謝曉都不能彈壓住軍中的人心惶惶,畢竟妻兒老小都在敵人的屠刀之下,前線將士誰能做到報效國家?若是放任局勢惡化下去,前線大軍甚至有譁變的可能,誰讓平江子弟在承北大營和臨江大營內勢力龐大?

一念及此,冼春秋果決地道:“國公爺,此事不可耽擱,理應儘快發兵奪回平江鎮。”

方謝曉晦澀地道:“不能這樣做。”

冼春秋眯起雙眼。

方謝曉嘆道:“老侯爺,方某在得知此事的那一刻就想發兵,但是你我皆知裴越是何等人物,他敢這樣做分明是有了詳盡的謀劃。從他接任邊軍主帥之後的一系列手段便能看出,此人尤擅連環計。海上一戰我軍水師損失慘重,但這只是開始,他立刻便讓水師切斷下游南北兩岸,然後集結重兵擊潰我朝在北岸的三萬大軍。”

冼春秋怔了怔,漸漸醒悟過來。

方謝曉繼續說道:“江陰之戰結束後,他做出明面上全線反攻的跡象,其實只是想吸引我等的目光,然後奇兵南下奪取平江。然而,這依舊不是結束,如果方某沒有猜錯,裴越最終的目的就是誘使我軍南下。”

冼春秋神色愈發難看,接著對方的話頭道:“所以仍舊是調虎離山?”

方謝曉點了點頭,道:“根據我們目前掌握的資訊,裴越麾下是武定衛和泰安衛,這都是他親自操練出來的精銳,兵力足有兩萬餘人。想要從他們手中奪回平江,你我派誰南下?若是臨江大營,梁軍肯定會從天滄江下游趁虛而入。若是承北大營,誰來應對江陵城中的梁軍?”

他頓了一頓,望著冼春秋的雙眼說道:“如果老侯爺領軍南下,誰能保證漢陽城內的梁軍不會出動,然後截斷我朝西線大軍的退路?畢竟,裴越調集兩座大營進攻思州,西線戰場的局勢並不樂觀啊。”

兩位軍方宿將目光沉重,此刻他們才窺見裴越這一手連環計的真相,尤其對方奇兵奪取平江之策,更如一刀砍在蛇之七寸,竟讓他們進退維谷。

千里戰線竟無可動之兵,這便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冼春秋雖然希望方謝曉麾下的精銳在大戰中消耗殆盡,眼下卻還沒到時候,他更不希望方謝曉直接垮塌,因此十分關切地道:“國公爺,平江終究不能……”

方謝曉截斷了他的話頭:“老侯爺,方某已經上奏陛下,請他調動禁軍前往平江。”

冼春秋沉默片刻,最終只能認可這個決斷,嘆道:“也好。”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