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谷範平舉長槍,一馬當先。

“殺!”不光是他身後的銳卒,周遭幾乎所有梁軍將士異口同聲地呼應,聲震雲霄。

先鋒如猛虎下山,在谷範的率領下朝著左效部疾衝而去。

此刻西吳騎兵還在和自己的戰馬糾纏中,雖然左效臨死前的命令已經傳達下去,可是在如此混亂的狀況下,想要立刻調整陣型順利撤退卻難比登天。

從上空俯瞰而去,只見大梁步卒以千人先鋒為刀尖,後軍緊隨其後,左右兩軍層層疊疊,猶如一股咆哮洶湧的洪流從北向南,朝著死傷慘重隊形渙散的西吳騎兵掩殺而去。

西吳騎兵有人想打有人想撤,這在戰場上是最危險的狀況,還沒等他們統一想法,更南面接連幾聲號炮響起,無數軍卒漫山遍野而來!

原長弓大營陽曲衛,年前與靈州左衛對換防區,一直被穀梁藏在身後。

他親自率領靈州中衛北上,途中壓根沒有想過隱藏蹤跡,沿路在靈州百姓的歡呼聲中前行,吸引了幾乎所有人的目光,因此極少有人注意到後方還跟著一支陽曲衛。

這支軍隊新兵極多,而且還不是兩年前進入長弓大營的軍卒,而是大半年前長弓主力返京勤王之後招來的新兵,整體實力在西軍中幾乎墊底。讓陽曲衛正面迎戰西吳騎兵顯然不現實,恐怕擋不住對方的一輪衝鋒,但是在己方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讓陽曲衛從後方包抄西吳騎兵的退路,痛打落水狗卻也不難。

對於這支嶄新的軍隊而言,這樣的歷練顯然是最好的方式。

大軍合圍完成,谷範銳不可當,將近兩萬人的步卒將西吳騎兵萬人隊圍在中間大肆砍殺。

與此同時,靈州中衛先鋒前軍與主力中軍北上,配合谷芒率領的長弓騎兵圍攻蕭乾山部。

天地蒼茫,殺聲盈野。

穀梁不再理會兩面的戰局,面色平靜地坐在馬背上,手中攤開一張裴越派人制作的縮略版高陽平原地圖,目光落在貝苕江西面遼闊的疆域上。

從長弓大營往西,渡過貝苕江之後,西南面是固原寨和虎城,此外便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也是西吳北路軍撤退的方向。

在將士們無比振奮地攻擊西吳騎兵時,穀梁的心思已經飄到遙遠的西北方向。

約莫過去一個多時辰,日頭漸漸西斜。

谷芒、谷範以及一眾武將滿身血跡地返回中軍,相繼稟報道:“啟稟軍機,西吳蕭乾山部騎兵死傷近六成,被俘千餘人,僅有千餘人逃回北方。”

“啟稟軍機,西吳左效部騎兵潰敗,僅有兩千餘人逃走,主將左效已經斃命,屍首已經找到!”

“啟稟軍機,此戰我軍大勝!”

穀梁將那份地圖交給文書收好,轉身看向士氣高昂的武將們,頷首稱讚道:“諸位及將士們奮勇死戰,方能得此大勝,本侯必定上奏朝廷為爾等請功!”

眾人不禁大喜,這一戰的軍功實在驚人,因為在大梁過往近百年的歷史上,從未有過僅僅依靠兩衛步卒加上兩千五百騎兵的兵力、在正面作戰中擊潰西吳兩萬騎兵的先例。

晚霞染遍天際,朔風吹拂的戰場上,無數軍卒興奮高呼。

“大梁萬勝!”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