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3【不畏風波危】(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一旦復立兩位行營節制,裴越必然會是其中之一,這才是眾人糾結的根源所在。
劉賢環視群臣,清了清嗓子說道:“關於前幾日衛國公的提議,朕反覆思量過後,決定以代天子巡視的名義派出兩位欽差大臣,視察邊軍武備及防務,督促各營用心操練,以能保境安民。”
許多人不禁鬆了口氣,如果只是臨時欽差而非行營節制,這裡面自然有天壤之別。
前者雖有臨機決斷之權,但不比行營節制可以調動各營乃至於任免中下層武將。
也有人擔憂地看向武勳班首的年輕國公,皇帝陛下的這番話應該是與太后商議之後的決斷,完全偏離了裴越的初衷,不知他會不會當朝反對。
似是知道底下這些人的想法,劉賢又道:“除此之外,倘若邊境突發戰事,欽差大臣亦可協調各營駐軍,臨時組建邊境防線。”
裴越微微頷首。
他當然知道近來一些朝臣的可笑想法,但正如沈淡墨所言,如今他考慮問題根本不在意區區個人得失,只要北營和南境的基本盤未動,他便可以在朝堂上挺直腰桿。至於究竟是欽差大臣還是行營節制,這本來就無關緊要,重點在於這個職位具有臨時統管邊軍的權力,以及皇帝會派何人出京。
劉賢不著痕跡地看了一眼裴越,緩緩道:“朕決定,由右軍機、襄城侯蕭瑾巡視南軍防務,京都守備師副帥裴城暫領主帥一職。”
蕭瑾當即出班,躬身行禮道:“臣遵旨。”
接下來應該輪到裴越了吧?
眾人心中如是想著。
劉賢輕吸一口氣,盡力平靜地道:“由左軍機、廣平侯穀梁代朕巡視西軍防務。”
穀梁亦出班道:“臣領旨。”
裴越漸漸皺起了眉頭。
殿中肅然一靜。
皇帝的這個安排似乎很合理,雖說穀梁和裴越親如一家,但他的履歷上缺少了西軍這一環。過往數十年間,穀梁要麼在南軍對抗周朝,要麼在京營鎮守京都,從未去過西軍任職。如今他的第三子谷芒也隨長弓軍轉入京軍西營,他在西軍之中便沒有任何親信。
讓蕭瑾去往南邊也是同樣的考慮,此人與穀梁恰恰相反,此前並未在南軍各營中待過。
如此一來,以兩位軍機兼一等國侯的軍方大人物巡視邊境,既可以有效應對裴越口中可能出現的邊境戰事,也能免去很多人藏在心裡的擔憂,可謂兩全其美之策。
劉賢見無人反對,不禁微微一笑,心中生出對母后的感激。
他看向下方繼續說道:“朕即位不足半年,想必邊境將士對朝廷會有些陌生。兩位軍機此番代朕巡視,既要監查各營軍務,也要替朕向戍守邊疆的將士們慰問一番。朕本想讓衛國公走一趟,不過思及他這些年為朝廷奔波不休勞苦功高,變法改革諸項政務亦在緊要關頭,因此只能作罷。”
裴越朗聲謝恩,又道:“陛下隆恩,臣不勝感激,只不過——”
他顯出幾分猶豫,這在朝堂是頗為罕見的景象。
穀梁去西軍巡視,安全方面自然沒有什麼問題,但他總覺得這個時候讓老丈人離京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只是倉促之間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來反對。
在裴越猶豫、劉賢和其他重臣齊齊望過來時,那位肩膀寬厚的中年男人環視眾人,然後用一句平實但又有力的話語打破這股複雜的沉寂:“陛下聖明,臣自當盡心竭力,不負陛下期許。”
正是廣平侯穀梁。
他神色平靜淡然,自有一股沙場老將的威嚴氣勢。
一如當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