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皇帝的威懾還是有些用處的,從前的歲歲也就是個在她面前才乖巧的寶寶,如今是人前人後都乖了不少。

皇帝明昭很是欣慰,兒子就像是小樹苗,要時常修理,才能長得筆直。

一轉眼都是天澤二十八年春天了,文曉荼想著已經是大姑娘的粥粥,瞅了瞅眼前的皇帝和太子爺倆:“錦書的婚事,也該定下了吧?”——她覺得那個齊柏舟就挺好,那孩子名字裡也有個“舟”,粥粥和舟舟,挺般配的。

定下婚事,再籌備個一兩年,就可以正式下嫁了。

明昭雖有些不捨,但也明白女大當婚,做弟弟的景珺都娶了太子妃了,錦書也該賜婚了,便道:“是啊,該定下了。”

一旁的旁聽的太子景珺笑著道:“京中的優秀子弟甚多,光兒子身邊,便有齊柏舟和顧章華兩個才能卓著之人,齊柏舟生得更俊俏些,顧章華口齒伶俐,更會討人歡心。就是不曉得二姐姐更喜歡哪個。”

文曉荼忍不住吐槽:“你覺得顧章華會討人歡心,你姐姐卻覺得他就是一狗腿子。”

景珺汗了一把,什麼狗腿子,顧章華只是比較會揣摩上意、比較會辦事罷了,可惜只是伯府世子。先前原想著,與溫嫻姐姐倒也匹配,不過揚威侯夫人最後選了襄陽侯府的世子……雖說門第高了些,但襄陽侯世子論才貌比之顧章華實在遜色了些。

但現在說這些也是無益了,過些日子,便是溫嫻表姐的婚期了。

皇帝明昭冷冷道:“你不要因為有人吹了枕邊風,便覺得姓顧的小子比姓齊的好!”

景珺心下一震,連忙低下頭。

文曉荼先是愣了一下,“枕邊風?是易氏覺得顧章華好?”

景珺連忙擺手:“太子妃私底下雖然也稱許過顧章華,但從未插手二姐姐婚事。還請父皇母后千萬不要誤會!”——景珺心想,阿秀會說顧章華的好話,不過就是因為顧章華當初撮合他與阿秀,也算是他們倆的媒人了。

皇帝老臉肅穆,仍然頗為不悅。

文曉荼“嗯”了一聲,並未往心裡去,“回頭我問問粥粥的意思吧,若是她中意齊柏舟,便請皇上下旨賜婚吧。”

皇帝“嗯”了一聲,這些年齊柏舟的德行也算是看在眼裡了……

“就算不急著下嫁,先賜了婚也好,省得左一個、右一個不知所謂的東西胡亂惦記!”皇帝冷冷道。

景珺只覺得頭大,阿秀真心不是那個意思……阿秀頂多就是投桃報李,頂多就是盼著孤多重用顧章華幾分。

皇帝又冷冷訓誡兒子:“不要什麼事都跟後宅婦人論說,早點生個兒子出來才是正經!”

景珺心下腹誹:母后也是婦人,您當著母后的面兒這麼說,不怕母后生氣呀?

皇帝正好開著讀心術,不由一凜,忙轉頭看向阿荼,果然……阿荼好像不大高興了——哎,朕這張破嘴啊!

皇帝明昭急忙咳嗽了一聲,“朕沒有的別的意思,只是覺得景珺也不小了。”

不小個屁!這成婚才幾個月,就催生?催你妹的!

文曉荼不鹹不淡道:“新婚燕爾、夫妻恩愛,皇上何必杞人憂天?”還擔心你兒子鬧不出人命嗎?

其實她是希望晚點懷孕,十六七歲的大男孩小姑娘,生個屁孩子!自己還是個孩子呢!

皇帝連忙正色對兒子道:“那你就加把勁兒,朕與你母后就等著抱孫子了。”

文曉荼急忙勸慰兒子:“還是要多愛惜身子,年紀輕輕,不能太胡鬧了,懂嗎?”

太子景珺頭大如鬥:孤到底該聽誰的?!

只得躬身道:“是,兒子謹記父皇母后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