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景珺哂笑過後,便解釋道:“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前陣子,阿秀一個遠房表兄突然登門提親。當然了,易雲山婉拒了。”

文曉荼腹誹:那可是你未來岳父,直接連名帶姓喊,這不太好吧?

“有人去提親?”文曉荼挑了挑眉, 如今誰都知道,太子正在選妃,不只是正妃,連良娣、良媛的人選都還未定,京中勳貴、世家之女都紛紛推遲議親,這易枝秀也曾入宮赴“賞花宴”,還頗得太子青眼的樣子,在東宮妻妾懸而未決之際,易雲山當然會拒絕。只是,這個節骨眼上,怎麼會有人不開眼地去提親呢?

景珺淡淡道:“是有人嘴碎,說阿秀落選了。”——所以那個單方面傾慕已久的遠房表兄就迫不及待登門求娶了。

景珺嘆了口氣,“罷了,易雲山無非就是心急。”

文曉荼暗笑,雖然易枝秀還年輕,但這種事情,能不心急嗎?不早點求來賜婚聖旨,一切許諾,都有可能無法踐行!說到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太子的婚事,也還得皇帝做主!

一家有女百家求,易雲山這是激將法啊。

文曉荼莞爾一笑,“父親疼愛女兒,也是理所當然的, 易雲山只是不想自己女兒這麼稀裡糊塗跟你私底下來往。”——他更怕最終只撈個妾室之位。

文曉荼又道:“不過,你若是決定好了,我便去跟父皇求一道賜婚旨意。”

景珺仍舊沒有猶豫,他點頭道:“兒子還是想娶阿秀。”

文曉荼頷首,“好。”

始於顏值,其實也沒什麼不可以。

只要日後相互扶持、相互理解,最終忠於人品,那也是極好的姻緣。

這一年夏天,皇帝正式下旨,光祿寺卿易雲山嫡女易氏秀外慧中、品性溫良,著封為太子妃,並命禮部擇吉日,籌備典儀。

太子娶太子妃的繁瑣,那可是僅次於皇帝娶皇后。

再加上文曉荼也不喜歡兒子太過早婚,所以就沒有刻意去趕工期,叫淑妃辛若芝從旁幫襯,按部就班準備即可。

但就在賜婚太子妃後沒幾天,皇帝便當著她和兒子的面兒開口淡淡說:“阿荼看著選幾個名門淑媛,賜給珺兒做良娣、良媛。”

文曉荼當場一臉懵逼,“這不是才剛賜婚嗎?”——媳婦還沒娶進門, 就要給塞小妾?!你這個公爹本質上其實是個惡婆婆吧?

皇帝明昭老臉板著,隱隱有不悅之色,“東宮總不能連個妾侍都沒有吧?”

文曉荼瞅了瞅自己的好大兒,便道:“我記得分明有兩個。”

景珺小聲提醒道:“母后,那兩個是通房宮女,不是妾侍。”

文曉荼黑線:這有區別嗎?

文曉荼淡淡說:“差不多吧?反正等你娶了太子妃,總得給她們名分吧?”

景珺卻露出不樂意的表情,“通房未必要開臉做妾吧?”

文曉荼臉色瞬間黑了,咋滴,你睡了好幾年,還想不負責任啊!

一旁的皇帝明昭揮手道:“只是兩個宮女,留不留都無所謂。要緊的是,東宮的侍妾,總不能都是宮女出身的吧?名門淑女還是要選幾個的。”

文曉荼沉默了一會兒,想到淑妃所求,便道:“永定侯府有個姑娘,雖是庶出,但乖巧俏麗,珺兒若是還中意,便選她吧。”——她覺得辛家的教養不錯,辛言容舉止乖巧,不是惹是生非的主兒。

明昭點了點頭:“雖然淑妃不怎麼樣,但永定侯……還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