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元配皇后之禮?(第1/2頁)
章節報錯
嬪妃們都退卻了,鳳儀殿的殿門也合上了。
偌大的、奢華的鳳儀殿明堂,空闊無聲,只能聽到殿外呼嘯的北風聲。
文曉荼沉默地在鳳座上小坐了片刻,才再度起身,走進了東暖閣中。
她走到皇帝面前一丈外便止住了腳步。
明昭忙快步上前,他急忙想要開口解釋,但文曉荼卻抬頭道:“先去給太后請安吧。”
明昭一肚子的話只得憋回了肚子裡,“也好。”——先把正事辦完,再慢慢與阿荼解釋吧。
新婚皇后初次拜見太后,其實與尋常人家新兒媳婦給婆婆請安別無兩樣,磕頭敬茶是少不了的。
太后則賜予了她一柄赤金宜子宜孫如意,作為見面禮。
“多謝母后。”文曉荼雙手接過了那沉甸甸的如意,看上上頭的鏨刻的宜子宜孫圖紋,默了數息,才將這如意交給秋桑收著。
三年不見,太后似乎老了許多,鬢邊已經蒼蒼如許,眼角眉梢也添了不少皺紋,只不過神態溫和,透著幾分慈愛,不過這慈愛的目光卻是看向皇帝的。
太后微微有些費解:“這樣大喜的日子,皇帝怎麼瞧著不大高興?”
這種時候,明昭哪裡高興得起來,只得道:“今早嬪妃去請安,著實吵擾。”
太后笑了,原來是被打攪了新婚燕爾,所以才不悅啊,嘴上只得道:“嬪妃去給皇后請安,那是規矩所在。”
說著,太后這才看向那個先前只有一面之緣的小溫氏,眉宇低垂、舉止謙和,倒也順眼,便語氣溫和地道:“這封后典禮是倉促了些,不過皇帝執意要讓你從大宣門而入,也著實有些破格。”
文曉荼一愣,合著她還不能走大宣門啊?
明昭皺了皺眉:“母后,兒子先前就說過了,胡後謀逆,已經算不得朕的原配。至於賢聖皇后……也是惋惜。如今十二孃自大宣門而入,並不算破格。”
文曉荼聽懂了皇帝話裡的意思,合著是隻有元配皇后才能走大宣門啊!胡後既然被廢,也就等同剝奪了身份,而曾經作為溫如荼的她,只是被追諡為皇后,自然也走不了大宣門。如今……這封后大婚,雖倉促從簡,卻是依照元配皇后之禮來的……
可是,整這些有什麼意思?
“臣妾年輕,不知這些禮儀,臣妾惶恐。”文曉荼連忙屈膝一禮。
太后看在眼裡,露出幾分滿意之色,“罷了,只要皇帝高興就好。哀家老了,如今什麼也不圖,只盼著皇帝與皇后恩愛琴瑟就好。”——若是能再添一兒半女,自是再好不過。
明昭自進入頤年殿,便特特開啟了心聲,就是怕母后心中對阿荼有意見,如今看來,母后對阿荼倒是無不滿之處……只是,朕又何嘗不想再與阿荼生一兩個孩子,只是阿荼怕是不願了。
文曉荼忙垂首道:“臣妾謹記母后教誨,日後定會好生服侍皇上。”
太后滿意地頷首。
明昭聽在耳中,卻格外不是滋味。
太后又道:“對了,這幾年一直是賢妃打理六宮庶務,她也是宮中的老人了,辦事勤勉又周到。自然了,如今你才是皇后,自然應該你來掌攝六宮,只不過……也不能操之過急。”
文曉荼微微一笑,忙道:“是,臣妾已經託付賢妃今年好生打理宮務,待到明年春暖再行交接不遲。另外,臣妾也已經說好了,要讓賢妃日後協理宮務。”
聽了這番話,太后心中大為滿意,皇帝的眼光還是不錯的,這個小溫氏雖然出身不及大溫氏,但端莊得體、賢惠溫婉,更難得是能夠顧全大體。都年底了,這個時候若是交接宮權,難免耽誤了年節大宴,且小溫氏畢竟年輕,不熟悉宮務,驟然接受,怕是要手忙腳亂,還不如讓賢妃先管著。
明昭心中苦笑,雖然母后心中如此讚許朕與阿荼,朕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太后連連頷首,“好孩子,你果然沒有讓哀家失望。”說著,太后還一把拉過文曉荼的手,“你才剛入住鳳儀宮,比起宮務,更要緊好生與皇帝培養夫妻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