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九嬪之首(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澤十年冬,六宮嬪妃齊聚頤年殿。
文曉荼撫了撫自己沉甸甸的寶髻,抬眼卻看到了林賢妃那誇張的牡丹頭!
牡丹頭是一種高髻,因狀如牡丹,故得此名。
聽著挺雅緻,但文曉荼是沒看出哪兒像牡丹了,瞧著那高聳的髮髻,丫的足有三四寸高,顯然是墊了不少假髮,梳得蓬鬆光潤,看上去活脫脫一隻大花捲子!
那大花捲上還簪著累絲簪釵、寶石珠花等物,端的是光華耀眼,看著就叫人莫名覺得腦袋沉得慌。
她這一路上心裡還抱怨紅果給她髮髻上簪了太多珠寶首飾,如今跟林賢妃一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見溫氏臉上難掩震驚之色,林賢妃不禁稍稍得意,“溫婕妤今日打扮得倒是妥帖。”
文曉荼忙擠出笑容,並福了福身子:“娘娘今日真是華貴奪目。”
林賢妃撫了撫牡丹頭上金累絲芍藥釵,自得一笑:“今日不同往日,自然不能失了身份。”——不能失了本宮六宮之首的身份,寧可打扮得繁瑣些,也切不能被別的嬪妃比了下去。
正在此時,昭華宮的主位辛若芝和偏位陸蘅芷聯袂而來,二人也都穿著鮮豔貴氣,辛若芝穿著一襲織金衣裙,梳著高椎髻——不過比起牡丹頭之高聳蓬鬆,還是差遠了,頭上的首飾也只是比平時多添了幾支寶石珠花罷了。至於陸蘅芷,則比辛若芝更簡三分,頭上只挽了個隨雲髻,點綴了幾支金釵玉簪罷了。
至於餘美人、洛才人、江寶林、崔選侍、林選侍等人更是不敢過於張揚,均只比素日略莊重些罷了。特別是洛才人只著一襲天水碧襖子,頭上梳了飛仙髻,只綴以點翠和玉釵,透著幾分不食人間煙火的清冷仙氣。
林賢妃一一看在眼裡,心下頗為自得。
正在此時,頤年殿殿門中開,管領太監朱四常走了出來,揚聲道:“太后娘娘傳六宮嬪妃進殿聽旨!”
眾人連忙整肅儀容,按照位份高低次第入殿。
林賢妃為首,辛昭容錯後半步,文曉荼與陸婕妤並行而入,而後才是餘美人、洛才人等人。
今日太后並未居於暖閣,而是於正殿明間兒升座,不過太后也並未穿著得過於奢貴繁瑣,只穿了一身嶄新的緙絲紫牡丹圓領襖,襖長至小腿,只露出馬面裙的一抹織金飛魚海水底斕,以及斜尖上的南紅瑪瑙。太后依舊只挽了個圓髻,頭上是一整套的金累絲首飾,耳上戴著南珠,看上去倒也甚是貴氣。
方磚墁地上擱著九個蒲團,分作五列。賢妃林琇瑩率先上前,跪於最前列左側蒲團上,辛若芝次之跪於右側。
文曉荼與陸蘅芷胡氏一眼,並行跪於第二排,第三排便是餘美人與洛才人、第四排是江寶林與林選侍,最末排只有一個蒲團,不消說便是崔選侍的了。誰叫林選侍得寵呢?
這樣的安排,賢妃林琇瑩其實並不怎麼滿意,她心道:最前頭應該只放本宮一人的蒲團,由本宮領跪才是!
但這個節骨眼上,林琇瑩也只敢在心裡抱怨一下,萬不敢表露出絲毫不滿之色。
容太后掃過眾人,目光在林氏的髮髻上凝了片刻,才吩咐朱四常:“宣旨吧!”
“是!”朱四常躬身應聲,這才展開了手中的聖旨,“朕惟政先內治,贊雅化於坤元。惟內治乃人倫之本,而徽音實王化所基。朕奉皇太后懿旨,賢妃林氏,佐治後宮,孝順性成,著晉為德妃……”
聽到此處,林琇瑩少不得露出了失望之色,不但不是貴妃,竟連淑妃都不是!竟然只是德妃!只往前挪了一個位子!
朱四常還在抑揚頓挫地念著聖旨:“昭容辛氏,誕於望族,著晉為賢妃!”
跪在後頭第二排的文曉荼忍不住吐槽,林氏好歹誇了兩句,輪到辛若芝就只剩下“誕於望族”這一個優點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