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惱怒(第1/2頁)
章節報錯
走到行宮的何洪依然沒有想明白這張紙上寫的是個什麼鬼東西。
雲遮霧繞,中心點不明,前半段一直在問天,後半段一直在歌頌魏皇。
盧何瘋了?平白無故上這麼封摺子?
可摺子裡除了這張紙還夾了一張更小的紙,上面是對何洪說的:
“何公公,老夫聽聞陛下很不滿那些道士寫的青詞,一時想到老夫當年也曾研究過這種文體,倒是頗有心得,公公也知道,若是陛下不滿意...所以老夫做了篇青詞呈給陛下,以安陛下修道求長生之心,還望何公公轉交於陛下,切記切記!”
終究是吃了沒文化的虧,何洪根本不知道青詞這玩意兒是什麼東西。
他本來有心把這摺子晾上幾天,等回去問問那些個讀書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再說,可翻來覆去的看了半天,何洪也沒發現任何問題。
而且盧何說的很誠懇啊,這青詞就是修道祭天用的,陛下不滿意那些沒文化的道士寫的東西,盧何一個閣老親自上陣,說到底是為了安撫陛下,讓陛下別出行宮。
這是好事,只要這摺子不是說他壞話的,不是議論朝政的,那給陛下看看...好像也無所謂?
所以何洪想了半天,還是把這青詞帶上了。
至於給不給魏皇看,他還沒決定。
守門的禁軍侍衛們對基本每天都來的何公公早就熟悉了,行宮在西郊,來這兒的行人很少,基本都不被允許靠近,所以何公公從馬車上下來的身影很快就讓侍衛們開始紛紛行禮。
按道理說他們見到皇帝才應該行禮,其他時候堅守崗位當作什麼都沒看到就行了,可奈何...何公公不是一般人。
行宮現在歸他管,大魏都快歸他管了,不行禮不行啊。
大家都是討口飯吃,當禁軍又不用上戰場,在宮城待著最重要的就是見人下菜碟,禁軍侍衛們實在是沒那膽量和何公公鬧彆扭。
矜持的點了點頭,何公公走進了行宮的大門。
行宮存在的意義,本就是給皇家避暑休憩的,遇上些大旱的年頭,長安城裡熱的能死人,這種郊外青山綠水相映的行宮就派上用場了,魏皇以前就曾經把行政中心搬到這裡來過。
一座行宮佔地就近萬畝,而這樣的行宮,大魏天下共有十七座。
儘管它們可能二十年都等不到一個魏皇去住一住。
當然有很多要問了,這行宮佔地這麼廣,修建費用這麼大,維護還要花一大筆錢,造成財政經濟緊張,為什麼魏皇不把它們撤了給農民種地,給百姓蓋房子?
能這麼問的基本都不懂封建皇權到底是要塑造什麼。
換句話說,皇帝可以節儉,但該有的東西不能沒有。
要是皇帝和百姓一樣,天天吃大饅頭喝棒子碴粥,上朝穿的龍袍都漏風,住的地方和百姓也沒什麼區別,那問題就大了百姓憑什麼敬畏你?
封建要求獨裁,行政體系要求分權,這並不矛盾,皇帝作為被神化的人,有些時候不得不鋪張浪費。
不是沒有神經病皇帝想要過的跟普通人一樣,但下場往往都不怎麼好。
宮城,行宮,皇家園林,窮奢極欲,是表現皇室和普通人身份的不同。
兵權,軍隊,是最大的暴力機關,握在手裡才會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