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未央殿,顧懷負手走的很慢,腦海裡全是顧明珠對於南方的描述。

一直生長在北方,顧懷還真對南乾沒什麼瞭解,魏乾兩國陳兵數十萬,想起來是蠻震撼的場景,可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軍隊多了,後勤壓力就大,不僅襄陽德安汝寧三府的稅收和存糧全部要往長江邊上傾斜,更是要求整個大魏都要為了長江邊上的對峙提供支援。

如今已經快入冬了,今年的壓力...比起往年只會更大。

涼州平涼在鬧災,北方的蒙古也不算安分,長安風波迭起,據說東方的高麗也有了些小動作...

大魏很可能被南方的軍事對峙拖垮。

南乾在這一點上天然要比大魏有優勢,畢竟南方水土適合種糧食,就算是再對峙一個冬天,後勤壓力也不如北魏這麼大,而且就算南乾的兵孬,人多了氣勢也就上來了。

大魏如今陳兵是十七萬,南乾是二十萬,加上後勤民夫,五十萬左右的人集中在錦州武昌一線,打又打不起來,退又不敢退,一對峙就是一年多了。

去年大魏好歹還能湊出來過冬的物資,送到長江邊上,今年...呢?

當兵的要穿衣服,要吃飯,如果朝廷不管,那不用南乾打過來,自己可能就先崩潰了,到時候那麼多兵往內地竄,引起的人禍可能比南乾打進來還嚴重。

形勢不妙啊。

沒錯,顧懷不是吃飽了撐的去找顧明珠瞭解南方的情況,在長安的變局之後,他痛定思痛,決定把長安的局勢穩住,留下些後手之後...就往南方走一走。

藩王確實不能接觸兵權,可已經有過先例了不是?再說了,現在的長安群臣天天忙著拉幫結派打嘴仗搞權鬥,顧懷深刻的覺得離開長安插手兵權才是最好的選擇。

別他孃的整天和何洪算計來算計去了,到了南方看看能不能把那十幾萬兵帶著和南乾打一仗。

打贏了南乾那就直線起飛,打不贏...要是南乾都打不贏,還守不住長江,顧懷就別抓權了,自己找棵樹吊死算了。

他嘆了口氣,停下腳步:

“走,去一趟文華殿。”

......

要想讓何洪注意不到自己,要想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留在長安,自己想辦法暗度陳倉到南方,還是得找人幫忙啊。

長安估計沒多少人比在南方監軍許久的顧明珠更清楚長江邊上的情況,所以顧懷在未央殿秉持著不恥下問的精神磨了一下午,總算是對南方有了個還算清晰的認知。

那麼接下來就得找人了,顧懷第一個盯上的就是盧何那老王八蛋。

何洪那地方現在是不敢去了,厚著臉皮去了估計也沒戲,清風樓的訊息都傳到未央殿了,何洪不可能不知道,估計對自己的不滿已經開始壘起來了。

顧懷不想去貼太監的冷屁股,那麼就是時候為自己做過的事情買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