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奪取夔州府城(1)(第1/2頁)
章節報錯
站在船頭的鄧世秋,臉色微紅,這是他第一次率領大軍作戰,以前跟隨原山東總兵劉澤清,屢屢遭遇排擠,不可能有單獨領兵作戰的機會,後來也參加了吳橋之戰和景州之戰,不過都是跟隨大軍作戰,唯有這一次情況不一樣了,兩萬將士由他來指揮,程仲地協助,攻取地勢極為險要的夔州城池。
三國時期的白帝城就在夔州府城,此地歷來都是易守難攻之地,也是進入四川的咽喉之地,不僅地勢險要,境內到處都是崇山峻嶺,而且民風頗為彪悍,時常有土匪出沒。
馬士英放心的將攻打夔州府城的任務交給他鄧世秋和程仲地,肯定是得到了皇上的首肯,否則馬士英肯定會親自率領大軍拿下奉節城池。
鄧世秋作戰勇猛,有勇有謀,這一點在山東的時候就得到了公認,崇禎十六年,鄧世秋跟隨劉澤清前往河南開封作戰,解救被圍困的開封府城, 當時圍困開封府城的李自成力量強大, 劉澤清麾下的其他將領都不敢領兵作戰,唯有鄧世秋主動請纓,率領軍士屢次打敗了李自成麾下的將領,後來鄧世秋還提出建議, 透過水路往開封府城內運送糧食, 讓開封府城的守軍堅持作戰,這樣裡應外合, 一定能夠解救開封府城, 劉澤清採納鄧世秋的建議,可惜這個建議尚未得到完全的實施, 想著保全實力的劉澤清便擅自撤兵。
或許是能力有些出眾, 加之有一些傲氣,不願意過分的屈從於劉澤清,所以鄧世秋得不到重用,在軍中鬱郁不得志, 甚至萌生了離開軍隊的想法。
得到皇上的賞識, 鄧世秋恨不能將所有的本事都展現出來, 以報效皇上和朝廷, 他曾經深入湖廣, 與孫明凱一道, 奪取左夢庚的兵符, 斬殺原湖廣總兵左良玉的愛將馬世秀, 鎮住了武昌大營和襄陽大營, 迫使左良玉交出了軍隊和軍權,爾後又出任湖廣總兵, 留在武昌大營訓練大軍,朝廷調遣大軍前往河南與陝西作戰, 鄧世秋急的抓耳撓腮,因為承擔了深入四川剿滅張獻忠的命令, 他只能率領大軍前往鄖陽等候。
馬欄山之戰給予鄧世秋的震動巨大,他曾經在遼東當兵, 知曉後金韃子的驍勇, 吳橋之戰和景州之戰,的確剿滅了不少的後金韃子,不過都是以漢軍和蒙八旗為主,滿八旗所屬正紅旗五千軍士, 也是因為吳三桂的裡應外合,才能夠徹底剿滅, 可馬欄山之戰不一樣了, 朝廷大軍徹底剿滅了八旗軍最為精銳的正白旗和鑲白旗,可想而知那是一場多麼慘烈和壯烈的戰鬥,鄧世秋沒有能夠參與這一次的戰鬥,懊悔了好長時間。
現如今機會來了,鄧世秋肯定要拼盡全力,完完全全展現自身的能力。
天色漸漸暗下來了,前方出現一葉扁舟。
鄧世秋微微點頭, 他身邊的傳令兵隨即爬上桅杆, 揮舞手中的紅旗。
順著木板走上岸邊的時候,鄧世秋禁不住搖頭, 大江兩邊的地勢的確險要,能夠靠岸的地方很少,若不是提前籌謀, 想要進攻奉節縣城還真的不是那麼簡單。
按照路程計算,還有兩天的時間就可以抵達奉節縣境內,第三日就要發起對夔州府城的進攻,此前必須要做好一切的準備事宜。
遠方的火把慢慢的靠攏,鄧世秋與程仲地站立在路口等候。
所謂的路口,也就是大江邊打漁之人踩出來的小路,異常的險峻,稍不注意就可能從山上跌落到大江之中去。
舉著火把過來的一共有五個人,其中一名斥候,兩名軍士,還有兩個農戶模樣之人,他們遠遠的站立, 並未走過來。
兩名軍士見到鄧世秋和程仲地,隨即單膝跪地行禮。
“我等奉總兵大人的命令,專門前來拜見鄧將軍、程將軍。”
鄧世秋臉上帶著微笑的神情,連忙上前去扶起了兩人。
“秦總兵一切可好, 此番馬大人奉皇上旨意,率領大軍入川作戰,還要得到秦總兵的大力支援。”
為首一人對著鄧世秋再次抱拳行禮開口說話了。
“稟報鄧將軍,我家總兵大人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明日便領兵啟程前往萬縣等候。”
鄧世秋用力的點點頭,出發之前馬士英專門告訴他,秦良玉一直都是忠於皇上和朝廷的,專門給皇上寫去了奏摺,只是因為四川的局勢緊張,所以皇上沒有準許秦良玉前往南京,現在看來,秦良玉是完全願意交出白桿兵、聽從馬士英大人指揮的。
“其實秦總兵不必如此著急,直接前往梁山縣或者大竹縣等候即可,好了,不說此事了。”
鄧世秋看向了站立在一邊的斥候,以及遠遠站立的另外兩人,這兩人一身粗布衣服,完全是當地農戶的打扮。
斥候對著鄧世秋抱拳。
“稟報總兵大人,這兩人是夔州府城一帶的漁民,熟悉路徑,知曉一條前往夔州府城的小路,屬下跟隨他們走過這條小路,頗為艱難,危險的地方很多,少量人員可以通行。”
斥候剛剛說完,秦良玉麾下那麼軍士跟著開口了。
“稟報鄧將軍,我家總兵大人已經派遣一百五十名兄弟前往奉節縣城,他們明日可以抵達,全部都會進入城內隱藏起來,鄧將軍發起對奉節城池進攻之際,他們從城內呼應。。。”
鄧世秋對著軍士笑了笑,點點頭,轉而再次開口詢問斥候。
“夔州府城內駐紮有多少大西軍軍士,可否弄清楚。”
“大約有三千左右的大西軍軍士,全部都駐紮在城內,其餘城門全部關閉,唯有依斗門可以通行,守衛很嚴,卯時城門開啟,申時城門關閉,凡外地口音之人全部盤問盤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