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真能理解徐志泉來結交自己的用意,但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強者就是理所當然會被人討好的,這一點徐真早有體會。

只要對方不表露出惡意,他也並不介意多幾個朋友。

將徐志泉之事丟在腦後,徐真又掏出他那把“尋常鐵劍”,繼續不緊不慢地坐在院子裡擦拭。

只不過,在這四下無人的時候,午後的陽光映在劍身之上,竟然散發出一層薄薄的光輝,似乎有流光在劍身上漂浮一般。

“以神養劍,方得劍神,這種古代劍修養劍的法門,恐怕如今早已經沒人使用了……”徐真望著劍身上的流光,喃喃自語道,“不要讓我失望啊……”

養劍法,是指修士取一把凡俗鐵劍,甚至不是劍的東西,以自身精神長期溫養,讓劍本身誕生出神韻的法門。

神的存在並不是虛無縹緲的,不說修士,哪怕是一個凡人,如果長達數十年使用同一把劍,也會慢慢與劍產生心意相通的效應。

而修士的精神比起凡人強大萬倍,要養出劍之神,自然更加容易。

養劍法在古修士當中非常流行,幾乎所有的古代劍修都是如此養劍的,所以他們的佩劍一生都不會更換,劍斷則人亡。

真正養出神韻的法劍相當可怕,不僅威力不遜色於同階法器,而且與劍修心神相連,有著種種不可思議的神妙作用,是劍修行走人間的最大倚仗。

當然……這種方法在如今早就被淘汰了,至少大周的兩大劍修門派,都已經不推薦弟子使用養劍法,至少不是在煉氣期就開始養劍。

原因也非常簡單,總結起來就四個字——效率太低。

“養劍的本質是以神蘊劍,煉氣期修士神識不夠強大,要把一柄劍養到能用的地步,少說也三五年的工夫,這期間還得顧著自身修行,劍法的習練,戰鬥技巧……哦,養劍極度耗神,最好再兼修一門養神法。”

如此繁重的課業,不僅對劍修本身要求極高,對供養這批修士的宗門更是壓力極大。

因為這樣培養弟子的話,就等於每一名弟子,都要經歷五年左右的“脫產期”,完全投入到修煉當中,其修煉資源完全靠宗門供給……

或許弟子本人是爽了,但對宗門來說,這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所以在古代時期,劍修宗門從來都不曾真正壯大過,絕大部分都是走師徒傳承的路子。

到了近代,劍修宗門想要擴大規模,自然要改變這種局面。

而徐真的情況比較特殊。

一方面,他想卡煉氣六層的門檻,暫時不能再修煉靈音經,所以可以騰出大量時間,去琢磨養劍的方法。

另一方面,有“轉生書”作為後盾,他有大把的壽命可以用於試驗,從來都不擔心自己因為走錯了路,等到晚年才開始後悔——有什麼好後悔的,無非是再來一世。

至於靠一些斂氣的法門來隱藏修為,實際依舊修行,這件事徐真從未考慮過,萬一被人拆穿,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徐真現在的日常就只有三件事,其一是養劍,其二自然是每天的藥浴,繼續錘鍊羅漢金身,而第三件事就是磨鍊“九燭”鍛神法。

“九燭”在經過初期的極速修行之後,神識境界高於修為,其修行速度就慢下來一些,主要是靠每八十一天一次的“陰神侵襲”,來人工促進其修行速度。

沒錯,陰神侵襲這原本該是副作用的效果,硬生生被徐真變成了正向促進。

徐真就這樣劍、身、神三位一體地修行,除開自身修為之外,幾乎全方位地在進行提升,這一練就是整整半年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