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時,由謁者掌禮,文武百官依次進入殿門。

長樂宮中設有車騎、步卒守衛,以及兵器、旗幟等。

殿上劉辯身前中常侍張讓,一聲傳言“趨”,文武百官簇擁著劉辯的輦車進入大殿。

功臣、列侯、將軍及其他軍官在西列隊,向東而立;文官自丞相以下在東列隊,向西而立。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今天是劉辯登基的第二天,也是劉辯的第一個早朝,一開始的劉辯還有些興奮,但沒想到上一個早朝都有一堆的繁文縟節,到如今坐上這龍椅,劉辯已經沒了什麼興致。

“陛下,臣有事要奏,十常侍作惡多端,專恣蠹政,買官賣爵,實屬國賊,臣斗膽請誅十常侍。”

就在劉辯坐下沒多久,侍御史鄭泰走出人群叩首說道,卻沒想到語出驚人,鋒芒直逼站在劉辯身側的張讓等人。

張讓這時候哪裡不知道先帝一死,這群大臣各個都想自己等人去死,只不過沒想到動作這麼快,真是一刻都等不及了,看著殿中站著的鄭泰,張讓恨不得立馬讓人弄死這傢伙,但是張讓知道自己現在不能這麼做,於是對著人群之中微微示意。

“陛下,鄭泰純屬一派胡言,早年間聽聞鄭御史喜好龍陽,最喜捕風捉影之事。”

只見文臣之中立馬有一人跳出來,指著鄭泰達鼻子破口大罵。

“楊智,你與宦豎為伍,簡直有辱斯文,不配為士子。”

鄭泰也沒想到,先帝已逝,居然還有人抱著宦官的大腿,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沒想到,張讓等十常侍在朝中還是有如此影響力,看來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小覷啊!”

看著底下吵成一團的大臣,劉辯看了看站在自己身側不遠處的張讓背影,心中不由得的想到。

“太后駕到。”

就在這時候,隨著一身纖細尖銳的小黃門傳報,太后的輦車從大殿外緩緩抬進殿中。來的不是劉辯的母親何太后,而是先帝的生母董太后。

“祖母,您來了。”

劉辯看著突然到來的董太后,一臉平靜,似乎早就猜到了董太后會來。

“陛下年少,哀家得知今日乃是陛下第一次上朝,所以特來為陛下壓壓陣。”

董太后沒想到一段日子沒見,自家孫子都變得不認識自己了,自己來到這大殿之上,劉辯居然一點表情都沒有,倒是讓董太后有些刮目相看,看著面前還略顯稚嫩的孫子,不由得想起了自己那死去的兒子。

“多謝祖母。”

聽到董太后直截了當的想要垂簾聽政,劉辯沒有多說什麼,面無表情的道了聲謝,便讓張讓將董太后攙扶至龍椅後原先為何太后準備臨朝稱制的地方,只是誰也不知道劉辯藏在袖子裡的手早已握成了拳頭。

現如今的劉辯還在藏拙階段,沒有徹底掌握一支軍隊的時候,劉辯還不敢現在就跟大臣和太后翻臉。

“張讓,傳哀家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