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我不願,天地也不能強加於我!(第1/2頁)
章節報錯
鼓足了勇氣的王羽直接踏上了十八道彎最後一道望的第一道階梯。
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的王雨準備迎接這位萬古第一人的追心百問。
果不其然,這位一生都在追尋克己復禮的聖人並沒有搞什麼特殊,跟他的弟子一樣,踏上第一道階梯便是三個字。
何為禮?
只不過,這三個字既不給人壓迫感,也沒有震懾感,就是平平淡淡的立在空中,但是卻給人一種禮法森嚴,尊卑有序的秩序感。
讓人不自覺的就正衣冠,整儀容,規規矩矩的站好,老老實實回答這個問題。
王羽就不自覺的受到了影響,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像一個小學生一樣站在了這三個大字的下面,猶如看老師一般的看向這三個大字。
王羽心中頓時就起了反感。
就算是萬世之師,儒家至聖,可是你這種違揹人的意願的做法就讓人很不愉快了。
拜一拜是沒問題,也值得拜。
可是你的讓我發自內心的才行,強迫我拜?
對不起,小爺我就偏不拜。
至聖又如何?
小爺我不願意,除了父母老師,誰也別想強迫我。
王羽直接挺直了身子,昂起了頭。
何為禮?
按照現如今儒門的解釋禮分三類,一為禮法,二為禮俗,三為禮儀。
禮法即為國家統治之法,乃是君王制定出來的約束臣民和君王的行事之法。
禮俗即為社會自發的秩序,所謂約定成俗,類似於道德。正所謂:“夫法令之必本人情,猶政事之必因風俗也。”
禮儀即為禮的具體表現形式了,《曲禮》:“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紛爭辯訴,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實際上儒門之禮是很有道理的,王羽也是部分認同。
但是他覺得禮不可廢,但又不是用之萬物萬事皆準的一樣東西。
制定一種秩序是對的,但是把禮當做惟一的標準,就有點過了。
可是,問題又來了,王羽肯定不能這麼回答啊。
這麼回答妥妥的要跪。
對於一生都在克己復禮的孔夫子來說,如果你否定他的禮,那也是會行殺伐之事的。
真以為孔夫子是個老好人嗎?
這位可是力能扛鼎的雄壯人物,身高九尺,衝鋒陷陣也不是不可以的。
而且,還有這誅殺少正卯這樣的先例在。
所以,王羽自然不會否定。
而想要獲得認可,回到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就是他。
王羽對著這三個平平淡淡,但卻井然有序的排列在一起立在空中的大字,回答道:“禮即為理,禮即為道,可為萬世之法,可為萬物之標,可為內聖外王之法。”
顯然,王羽是把程朱理學給搬了出來。
把禮神化,把禮上升為天道的高度,這麼吹捧,我就不信還征服不了你。
果不其然,王羽此話一落,那三個平穩的大字頓時激烈的顫抖起來,好不容易才維持住了秩序緩慢的逝去,沒有亂了禮數。
三個大字消失,代表著王羽透過了第一道階梯。
此時天梯外面,太山腳下,突然一道紫氣橫空而來,落入了天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