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魏無忌也是非常感興趣的,他聽過王羽對雜家的評判,可謂是一針見血,因此對於王羽對其門派的評判自然是非常期待了。

王羽清清嗓子,伸出一根手指:“那我們就先來說儒家吧。”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闢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譁眾取寵。”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總結一句話,孔子創立的儒道是很好的,可是後輩徒孫不爭氣,學不到真正的精義,往往還會歪曲孔聖的真是意思,曲解附會經書的本義,這就是儒門的優劣之處。

在座的三人都聽懂了王羽的意思。

正是聽懂了,三人才震驚。

王羽這是一竿子就把儒門全都給打翻了啊,什麼叫違離道本,苟以譁眾取寵,就是以喧譁的言論博取尊崇,違背了聖道的根本。

這是完全否缺了現在儒門的這些人啊。

真是敢說,這傢伙膽子太大了。

難怪剛才一直推脫。

範浣紗有些後悔了,不該強讓王羽評論百家之道的。

早知道這傢伙膽這麼大,肯定不給他這個機會啊。

可是,王羽現在已經上頭了,根本停不下來了。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

範浣紗聽完,頓時大感頭疼。

她不想讓王羽再說下去了。

聽聽王羽說的這是什麼。

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

斷絕禮儀,拋棄仁義,只要清靜無為就可以治好國家。

這是人話嗎?

道門之道是這個意思嗎?

當然,範浣紗也承認,王羽這傢伙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有些道門之人確實就是這麼認為的,李聖人說的嗎。

絕聖棄智,民利百信;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李聖人是這樣說過,可是李聖人的本義卻絕對不是這個意思。

李聖人的本意是拋棄智謀和巧辯,對老百姓對國家社稷是有幫助的。

但是不反對老百姓成為聖人那樣的人,也不反對老百姓如聖人那樣去思考。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思想者,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獨立思考的權利。

這才李聖的本意,要不然的話,他怎麼還會去指點孔聖人呢。

都變成傻子豈不是就好了。

聖人之意本來都是好的,可是都被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給曲解了。

正所謂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譁眾取寵。

這話說的太精準和到位了。

正所謂我注六經,六經注外,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