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游說服了自己,道心更加堅定了。

只有禮才是天地之大道,此等之輩,縱然有無上天資和悟性,可是走了邪道,已不可教化也。

走的越遠越好。

陶淵至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句話,他來的目的,除了目送王羽離開之外,就是看有沒有人敢於現在出手害了王羽性命。

要知道,王羽雖然順利爬上天梯,可是他爭鳴臺試煉失敗了,沒有絲毫修為在身的。

要是誰想殺他,那可是太容易了。

不要把儒門之人想得太好,齷齪之輩那也不在少數。

這齷齪之人不僅僅是指山長子游一脈,也還有那些眼紅嫉妒之人。

陶淵就是要站在山門處,看看那些卑劣之人想要出手。

如果有,說不得陶老夫子今日就要與人爭鳴一番了。

也許是感應到了三人的氣息,也許是有些人心中另有謀劃,除了三人之外,竟然沒有一人出現在山門處。

王羽的身影越走越遠,很快就看不見了。

子游看了一眼陶淵,沒有多說什麼,直接消失了。

也沒什麼好說的,雖然子游是陶淵的師叔,可是兩人不是一脈,自然沒有多麼深厚的感情。

看到子游消失,陶淵索性便盤坐在了山門處的一塊大青石上,閉目冥思起來。

他決定了,要在山門處冥思三日,期間不放任何一人過去。

要想出山門,那就來試試我陶淵陶子厚的斤兩吧。

陶淵此舉不僅是為了保護王羽,同樣也有立威的心思。

作為外院掌院,因為不是山長子游一脈的人,故此這些年來有不少人都很覬覦陶淵的位置。

可是,這些人已經忘記了,陶淵是誰的弟子。

他可是子路的弟子。

子路何人也,果烈剛直,事親至孝,性格爽直,為人勇武,信守承諾,忠於職守。

在孔聖弟子之中,論勇武堪稱前三。

陶淵這傢伙別看平日了一副溫和寬厚老好人的形象,那是以為一院掌院,不得不如此。

可是,對於子路的本事和性格,陶淵可是繼承了七八成。

只是平日裡被掌院的形象給掩蓋了而已。

要是誰真的以為這為老夫子是個老好人,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

這老傢伙沒做掌院的時候,便是一個子路的翻版。

性子上來了,連他自己的老師都敢捅上一矛。

你說這老頭剛烈不剛烈。

儒門中人,後輩弟子不知道這老殺才的真面目,那些老人還不知道嗎?

因此,當有些心懷不軌的人看到陶淵盤坐在山門處的大青石上的時候,心中頓時一驚。

立馬就打消了心中的想法。

開玩笑,儒門大儒之中,論戰力,這老殺才可以排前三,不讓乃師。

誰願意為了王羽去觸這個老殺才的黴頭,活夠了嗎?

陶淵可是真敢殺人的,心狠的嚇人。

也怪不得有人說,這老傢伙也許該去兵家,說不定又是一個兵門武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