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人沒有的耽擱呂貴妃的吩咐,第二天就把一箱箱銀子分發下去了,分發都每個州縣,勒令州縣絕對不能有人貪了哪怕一個銅板。

這是呂大人第一次在百姓這裡露臉,平時很多時候都只和軍隊打交道,這次突然露臉竟然這麼認真,讓一直默默關注的其他勢力都震驚了。

呂家能起來靠的就是呂貴妃這個女人,自古以來,因為宮裡有娘娘起身的家族有很多,可是像這樣一步登天的,還真不怎麼有。

糧官這個官不是誰都想當的,可是即便不當,其他人見了該酸的還是會酸,這不以前他們就說呂家是出賣女兒,才得了如今的榮華富貴。

靠女兒才得了如今地位的呂家,會這般為民著想,其他勢力橫看豎看都覺得不可思議。

有時候你覺得事情不可思議,那就是有貓兒膩在裡面。

各個勢力都不知道呂家人在賣什麼關子,不過就是因為不知道,之後才又多了一些關注。

百姓之前在里正那裡鬧,用的名義就是明明已經出銀子了,還被強制徵兵。

這回好,朝廷之前收的銀子還回來了,百姓們不僅沒有開心,還很是生氣,生氣盛正帝的無恥。

他們也不知道盛正帝無恥在哪裡,可是就是心中有怨氣,就是覺得無恥。

“我們才不要這個銀子,讓皇帝收回去,我們不要,我們不要!”每家每戶都憤怒了,怎麼都不願意拿里正手裡的銀子。

“能夠要回銀子已經很不錯了,朝廷就算要你們的人,也要你們的人,你們連抱怨的資格都沒有。”里正怒喝。

人生來如草芥,只要不是出生在那些大人物的家裡,終歸都是要有被剝削的一天,里正早就明白這個道理了,他也希望百姓能明白這個道理。

人一定是要出的,銀子還能拿回來那就拿,千萬不要鬧得個人財兩失的下場。

里正說的,百姓又哪裡不知道,他們就是不想去相信,不想去接受。

“怎麼就沒人把這銀子貪了呢,要是貪了就好了,這樣咱們也能有理由咒罵了。”

里正嘆氣,把銀子塞到那百姓的手裡,“咒罵有什麼用,銀子才是最實在的,沒了人,好歹還有銀子。有銀子你就開心吧。”

百姓們知道這個道理,點頭,“皇帝看著就不是會關心咱的人,這次怎麼會想著還把銀子還回來?”

之前貪官做得多絕啊,皇帝不僅不懲處貪官,還埋怨他們這些百姓不會忍耐,壞了皇帝的好事。

經過那一件事情,百姓就知道這皇帝不是什麼好皇帝,不僅不是什麼好皇帝,還是那種連裝都不會裝的皇帝。

別的皇帝就算不把百姓當人,可裝一裝還是會裝的,這盛正帝根本就不會裝。

百姓已經認定了皇帝不是個會裝的人,這次這麼好心,他們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里正分發銀兩的手指一頓,道,“這還多虧了呂家,多虧了呂貴妃,原本皇上也沒有想起要把銀子還給大夥的,是呂貴妃出來提醒,還有呂大人言明瞭不能有人貪了銀子。”

“要不是有呂貴妃和呂大人,你們今兒個不說人了,銀子也要拿不回來的。”里正說完,繼續分發銀子,和記錄來領銀子的人家。

“呂貴妃?那個糧官的女兒?”

對於呂貴妃還有呂家,百姓們還是知道的,就是那個為了地位,把女兒送進皇宮那個狼窩的人家。

“嗯,就是呂家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