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楊家村。

楊果坐在家中院子的石凳上,對楊明確認說,“大家去收糧的時候,發現今年的糧價上漲了?”

楊明回,“是,漲了五文錢。”

楊明的父親,也就是村長自覺身子不行了,派了兒子給楊果打下手,這不村民那裡的訊息都是他收集了再來傳遞的。

楊果想著關於朝廷局勢,不止他們楊家,其他家肯定也肯定都知道了,便有些果然如此地道,“五真是個不多不少的數字。”

朝廷現如今表面上是和平的,可是暗地裡早已波濤洶湧,各個世家都在謀求更大權勢的同時,想要盡力保全自身。

糧價上漲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聽見楊果這番意味不明的話,楊明道,“我暗中問過城中買糧的百姓,他們雖然有些怨言,可是還是接受了,他們只以為今年的收成不好,才導致的糧價上漲。”

楊果沒有想到楊明看著憨憨的,竟然還能想到去暗中調查,笑著道,“不怪他們那樣想,畢竟五文是個不低也不高的數字,漲五文錢尚是他們能接受的漲幅。”

三皇子和太子為了儲位相爭,這是世家豪強都知道的事情。可是,百姓們可是都不知道的啊。

她又意味不明說了一句,“要是再漲價那麼一文兩文的,百姓就算再愚鈍,也該能嗅到風雨欲來的氣息了。”

五這個數字就是個中間值,低點還好,要是再漲,百姓們就知道是這天下要有些動盪了。

可別小瞧了幾文錢,民以食為天,等百姓都吃不起飯的時候,就是天下開始動盪的時候。

聽了楊果的話,楊明有些擔憂,“那,我們要不要也提醒百姓屯糧?”

楊果被問,並沒有著急回答。

想著楊明以後肯定要一直替她做事的,她也有心訓練一下他,“你覺得這天下糧食是無限的,還是有限的?”

楊明立刻回道,“要是勤勞加上年景好,糧食收成或許能多一些?”

無限和有限這兩個詞很容易理解,一個是沒有數字可以確定,另一個是可以確定。

楊明沒有讀過多少書,平日裡除了幫村長爹傳話,就是在地裡幹活,對於糧食他還是有些見識的。

楊果,“就算每年的年景都好,每家也都很是勤勞,那收成是能多一些,可是多又能多多少呢?”

楊果看向楊明,等待他的回答。

楊果預料,現在的糧食收成也就一畝百來斤左右的水平,再多也就是一百二十多三十多斤,就比平均水平多了二三十斤。

果然,楊明不確定地回到,“二,二三十斤?”

“那現在是人人都能吃飽嗎?”

楊果這話就跟沒問一樣,不言而喻,之前的楊家村吃飯都吃不飽,這還是在南方糧食高產的南方,都吃不飽,其他地方呢。

楊明吞吞吐吐,“不,不能。”

楊果點點頭,“糧食漲價,城裡那麼多沒有地的百姓,他們一窩蜂屯糧,非但不能解除了災難,只會讓災難提前來到罷了。”

百姓搶糧,糧食夠還好,不夠就代表了肯定會造成混亂,三皇子與太子的僵持也會被放在明面上。

之所以僵持,不就是不想先動手,背了那“謀逆”之名,既然被百姓提前放在了明面上,那兩方那還僵持什麼呢,肯定是直接開幹了。

王朝動盪往往帶著天災,天災人禍也就提前開始了。

他們提醒百姓屯糧,不僅不能解救百姓,相反還會讓百姓提前進入水深火熱的日子。

楊果,“我知道你有相幫百姓的心,可這世道蒼涼,我們楊家是有守衛天下百姓之責,可是已經淪落至此,哪還有那個能力去幫助全天下的百姓。”

沒有那個能力卻想著拯救蒼生不是不好,是太不現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