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 章| 見梁王孟軻說義 保橫棋張儀謀齊(第1/14頁)
章節報錯
三輛輜車不急不緩地行駛在由睢州通往大梁的衢道上,萬章等十幾個弟子或駕車,或跟在車後,或走在車側,將手搭在車身上助行。
三輛輜車中,有兩輛是新買的,一輛裝著行囊,一輛滿載竹簡。
在日頭就要戳到地上時,車隊突然停下了。一直埋首走在最後一輛車子旁側的陳臻抬起頭來,才曉得是要過大溝了。
溝上有座木橋,但橋面只容一輛車,對面剛好也有幾輛車駛到。
看雙方皆在橋頭等候的架勢,顯然都在禮讓對方。
“嘖嘖嘖,”走在車子另一側的樂正子顯然無視橋上的事,拍拍車身讚歎道,“真是好車呀,越看心裡越美氣。還有這馬,倍兒精神!不明白老夫子是咋想的,放著好車好馬不坐,偏要坐他那輛老破車,且還走在最前面壓路,生生跑不起來!要是讓這輛車打頭,恐怕昨天就到大梁了!”
陳臻看向車子。車是新車,馬是健馬,車上裝的是乾透了的竹簡,比前面的行李車還輕,加之走得不快,兩匹健馬根本不像是長途負重,而像是草場閒步,這辰光又歇下了,隔著車轅碰嘴皮子親暱,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兒。
“我還想不通另一件事!”見陳臻沒有應腔,樂正子接道,“你且說說,在臨淄時,齊王送咱一百金,老夫子為何不要?”
“夫子不是貪金之人,怎麼能要呢?”陳臻順口應道。
“既然不貪,為什麼又受宋王所贈的七十金呢?”樂正子盯住他。
“這……”陳臻應不上來,正自思索,對方車輛率先過橋,他們的車輛也啟動了。
車過大溝,行有幾里,來到一處驛站。
天色已昏。見有空舍,萬章稟明孟夫子,吩咐眾人卸馬安歇。
諸弟子中,陳臻是個憋不住的人,在候餐時,扯樂正子趨前,朝孟夫子揖道:“夫子,樂正子與弟子皆有一惑!”
“何惑?”孟夫子一臉是笑,單看臉色並無倦意。
“是非之惑。”
“哦?”孟夫子傾身,笑問。
“夫子曾言,萬事皆有是非。”陳臻拱手,“在齊國時,齊王贈金一百,夫子拒而不受。及至宋地,宋王贈金七十,夫子卻欣然受之。之前在滕地,夫子亦曾受過滕君所贈之四十金。我二人所惑是,如果不受齊王之贈為是,則受宋王、滕君之贈當為非;如果受宋王、滕君所贈為是,則不受齊王之贈當為非。此二者無可選擇,夫子緣何受宋王、滕公所贈而拒齊王之贈呢?”
顯然,這是一個大惑,也是眾弟子一直擱在心裡的謎。
所有目光皆看過來。
“呵呵呵呵,”孟夫子捋須笑道,“是有選擇的,因為此二者皆為是呀!”
“是於何處?”樂正子急問。
“是於義。”孟夫子掃視眾弟子,加重語氣,“在宋之時,我們將要遠行。對於遠行的客人,主人理當送些盤費,所以宋王贈送七十金,作辭說,‘權作盤費吧。’對於這番好意,為師怎能拒絕呢?至於在滕之時,逢楚人攻薛,滕君聽說為師有戒備之心,遂贈金四十,作辭說,
‘防不測。’對於這番好意,為師又怎麼拒絕呢?”
“那……齊王之金呢?”
“齊王贈金之時,為師仍在齊國,既未生戒心,亦無遠行意,齊王卻無端贈金一百。無端贈金,是謂收買。堂堂君子怎麼能被收買呢?”
對於如此難解之事,孟夫子竟然講出這番君子大道,眾弟子無不受教,拱手敬服。
外面一陣車子響動,公都子風塵僕僕地從外面進來。
“公都,”待公都子見過禮,孟夫子笑呵呵地看向他,“看你臉色,可有什麼好訊息?”
“有哩,”公都子拱手,“館舍訂下了,是大梁城裡最好的,離王宮近不說,設施也不錯,有熱水,能洗浴,搶手得很呢!我起初問,小二說是沒房,我讓他再查查,小二查一圈回來,仍然沒房。我一臉失望,就要走時,店家出來,問我是何人所用,我說出夫子大名。聽聞是夫子,店家二話沒說,讓小二安排到一個雅院。小二說,那院子已經有人訂下了,是中山國的皮貨商,店家臭罵小二一頓,親自把我領進雅院,當場將鑰匙交給我,還不收訂金哩!”
眾弟子不無欽敬地看向孟夫子。
“呵呵呵,”孟夫子笑笑,轉過話題,“魏國可有大事?”
“魏相張儀使秦,說是回來了。”公都子稟道。
聽到“張儀”二字,孟夫子的眉頭皺起。
大梁城中,入宮奏報使命的不是張儀,而是副使史舉。
“嬴駟肯出多少兵?”魏惠王身體前傾,目光如炬。
“五萬!”史舉應道。
“五萬頂個屁用!”魏惠王冷笑一聲,坐直身子。
“當年征伐巴蜀,同樣是遠征,秦人出兵也是五萬,一舉滅之。”史舉小聲辯道。
魏惠王鼻孔裡哼出一聲:“他以為齊國是巴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