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未亮,京城尚被濃稠的墨色包裹,鎮南王南宮宴身著繡著蛟龍暗紋的朝服,闊步邁向皇宮。

他身姿筆挺,腰間玉佩隨著步伐輕晃,沉穩的腳步聲在寂靜街道上回響。

“鎮南王留步!”

禮部尚書李大人,從後面小跑追來,體態富態的他跑得氣喘吁吁,官帽上的流蘇跟著亂顫。

“王爺,您這走得也太快了,我這老胳膊老腿都快跟不上咯。”

李大人笑著打趣,臉上堆滿討好的笑意。

南宮宴微微側身,拱手回禮,神色平靜:“李大人,早朝將近,我想著早點到,整理下思緒。”

李大人湊近,壓低聲音說:“王爺心繫朝堂,真是我朝之幸。

不過最近朝堂上暗流湧動,也不知道今天小,又會出什麼么蛾子。”

正說著,吏部侍郎陳大人和新任工部員外郎,趙大人結伴走來。

陳大人身形清瘦,眼神透著精明,遠遠就拱手道:“鎮南王,李大人,今日氣色不錯啊!”

趙大人則滿臉崇敬,恭敬說道:“鎮南王,久仰大名,下官初入朝堂,往後還望王爺多多關照。”

南宮宴微微點頭,神色溫和:“都是為朝廷效力,互相幫扶是應該的,有什麼問題,趙大人儘管開口。”

眾人一路說著話,很快來到金鑾殿。

大臣們按序站定,殿內安靜肅穆,只等皇上到來。

“皇上駕到!”

隨著太監尖細的嗓音,眾人紛紛跪地行禮。

皇上剛在龍椅上坐定,一位傳旨太監神色慌張,匆匆跑上殿,高舉加急文書,聲音發顫:“啟稟皇上,青州八百里加急!”

皇上臉色一沉,接過文書,快速瀏覽後,猛地將文書拍在龍案上,怒聲說道:“青州大旱數月,莊稼絕收,災民流離失所,這可如何是好?”

滿朝文武頓時炸開了鍋,交頭接耳,神色憂慮。

鎮南王南宮宴上前一步,單膝跪地,朗聲道:“父皇,兒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在,青州周邊設粥棚,開倉放糧,先穩住災民,防止他們四處逃荒引發混亂。”

戶部尚書面露難色,出列道:“陛下,國庫雖有存糧,但各地都有需求,若大量調糧去青州,其他地方後續供應怕是會短缺。”

三皇子南宮逸站出來,拱手說道:“父皇,兒臣建議從臨近青州的州縣先調配部分糧食救急。

同時派欽差大臣,前去實地勘察,監督賑災糧款發放,防止貪汙。”

四皇子南宮華緊接著說:二哥“三哥所言有理,不過臨近州縣糧食儲備有限,調運也需時間。

兒臣覺得可以,向京城的富商大戶募捐,補充物資。

另外,招募水利工匠去青州規劃水利設施,為長遠抗旱做準備。”

太子南宮睿皺著眉,上前一步:“四弟,募捐雖能解一時之急,但容易引發民間不滿,不是長久之計。

當下應優先合理分配現有資源,比如暫停一些非緊急的朝廷工程,節省人力物力投入救災。”

五皇子南宮陽出列,神色憂慮:“父皇,兒臣聽說有災情,怕再出現疫病。

一旦有瘟疫隨災民擴散,後果不堪設想。

兒臣建議派,太醫團隊攜帶防止出現疫病。

皇上聽完,沉思片刻,看向南宮宴:“宴兒,你覺得誰適合擔任這救災欽差大臣?”

南宮宴思索片刻,拱手道:“宰相王大人德高望重,理政經驗豐富,若由他牽頭,定能協調各方,高效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