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龍潭虎穴 414.受邀行獵(第2/2頁)
章節報錯
蒙古人的新年叫做‘希恩吉爾“,也稱‘白節“或是‘白月“,慶祝起來也是非常隆重。
正在林徹發呆時,虎子進來稟報,「阿郎,那個董不花又來了。」
林徹回過神,「啊?這傢伙來得倒是勤,這是第四次了吧,讓他進來吧,順便安排一些酒菜。」
那天林徹把兩個禮盒送給了他,後來董不花知道了宴會上的事情之後,發覺兩個禮盒比他想象的還要珍貴,那可是價值一千兩黃金啊,於是覺得自己只是回送了一匹小馬駒有些寒磣了,便加送了四匹河西馬。
「哈哈,賢弟好興致啊,你這是在雪中站了許久吧。」董不花大笑著走進小院。
林徹臉上洋溢著熱情,「讓董大哥見笑了,小弟家處極南,倒是從未見過如此雪景一時忘情了。」
董不花邊走邊拍打著身上的雪花,「如此雪景,確實是值得好好欣賞,邀上友,溫上幾壺老酒,矗立於茫茫雪原,品評人世,實乃人生之快事。」
「哈哈,我已經讓人去準備酒菜了,待會董大哥不妨陪小弟附庸一番風雅,讓小弟也體驗一回文人雅士的滋味。」
「你呀,拐著彎損我呢,哈哈,我倒是也想與你暢飲一番,可惜公務在身呢。」
林徹引著董不花在石亭中坐下,「哦?小弟還以為大哥下值了呢,那大哥前來可是公主有什麼事情吩咐?」
「是也不是,直接和你說吧,明日,大汗將攜朝中勳貴文武前往西山行獵,燕王與囊家真公主都邀請你前往。」董不花笑著說道。
林徹不由疑惑起來,「這不是快正旦了麼?還出門打獵?」
董不花就知道林徹要問,便解釋道,「冬季乃是國族的主要打獵季節,從秋末冬初到來年初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春都屬於獵期,而大汗此次巡幸中都,便決定將正旦慶祝,與來年的‘踏出獵蹤“儀式並在一起舉辦,因為圍獵需要事先做許多準備,所以得提前動身前往獵場。」
原來,正月初七兩天被蒙古人認為是一年中的黑日,所以人們把這兩天叫作「和「斷七」,並在這兩天選擇一天進行「踏出獵蹤」的打獵活動,並舉行第一次打獵的開幕儀式。
蒙古人很重視打獵,在他們的發祥地,額爾古納河流域的山林地帶,其祖先在密林中度過了漫長的狩獵生涯。
而蒙古帝國的開創人鐵木真,還在成長時期,他們全家人曾遷往流經不爾罕山前的桑沽兒小河附近住下,就是靠捕殺土拔鼠、野鼠來維持生活。
以前,蒙古人狩獵的主要目的就是以獵物來代替家畜的消耗,另外還有附加功能,一是軍事訓練,二是獲取禽獸皮毛,三是日常娛樂。
當然,現在的蒙古高層,已經將狩獵的主要目的變成了軍事訓練。
他們認為凡從事戰爭者,必先訓練使用武器,必須熟於圍獵,如何迫近野獸,如何遵守秩序,如何依人數多寡,包圍獸類,圍獵之先,必派斥候偵察訊息。
蒙古人不從事戰爭之時,就行圍獵,使其軍隊訓練無間斷。其目的,不僅在於圍獵本身,還在於訓練戰士、熟於射術,能耐艱苦。
狩獵除射術之外,無論訓犬、調鷹,利用獵物心理等等,都需要純熟的技巧,這些同樣都被他們利用到了征戰殺伐之中。
所以狩獵已經成為了蒙古人日常生活中,最為重大的活動,遠遠超出了放牧。
至於正旦慶祝,因為蒙古人本身就是遊牧民族,所以並沒有過於執著的都城概念,都是大汗在哪裡,哪裡就是汗庭。
只要有大帳,根本就不存在什麼野外,因此不在宮廷裡慶賀正旦也屬正常。
林徹對自己受到邀請感到意外,「真是承蒙燕王與公主看重,可是,小弟並不會打獵啊,去了豈不是要丟人現眼?」
「哈哈,賢弟不用擔心,此次你將隨侍於公主賬前,不用參與圍獵,就當去郊遊賞雪就行。」
林徹想了想,好像由不得自己不去,便點點頭道,「那小弟需要做什麼準備麼?」
「不用的,你帶一些日常用品就成,可以帶兩名隨從,明日我前來接你們便是,對了,記得不要帶武器,省得到時候麻煩。」
董不花吩咐完便起身告辭了,「話已帶到,愚兄便先回去了,明日出行,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不敢耽擱。」
董不花走後,林徹陷入思索,這次圍獵歷時半個月左右,其中有兩次大型儀式,似乎有很大的機會見到忽必烈,倒也算是達成了這次北行的目的之一了。
而且,圍獵於蒙古人而言,其實和正式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差別,而蒙古人的許多戰術戰法正是從圍獵中發展出來的,自己倒是可以藉機一窺究竟。
這樣一想,參加這次冬獵,對自己來說也算是好事一件了。
(本章完)
為您提供大神妖精吃俺一棒的《徹元》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414.受邀行獵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