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傷,這定海縣的大夫估計治不了,但是我身邊有個精通外傷的太醫,或許,能救你一命,不過嘛,你要老實回答我的問題。」

「郎君,你問。」徐茂額頭滲著冷汗。

「你知道董士選的身份吧。」

「知道。」

「你是宋人吧。」

「是…」

「哪裡的?」

「嘉興府華亭縣徐家。」

或許是太怕死,徐茂回話態度非常好。

「哦,看來還是個大家族,那意思是說,你整個家族都向蒙古投誠?」

徐茂趕緊解釋,「不是,就我這一房,其他三房沒有參與。」

林徹想了想,當即明白,應該是大家族所流行的多頭投資,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做法。

算是華夏的傳統智慧了,亂世時,一個家族中的子弟投效於不同勢力,最後無論是哪一個成功了,都能保證家族順利延續下去。

舉個栗子,比如諸葛亮幾兄弟,他自己在蜀漢效忠劉備,他二弟諸葛瑾報效東吳,做了孫權謀士,他三弟諸葛誕投奔了曹丕,拜曹魏大將軍。

林徹對這種做法不置可否,但是投奔異族迫害本族的事,卻是他不能忍的。

不過他也暫時沒法子扭轉時人的思想,倒是自己顯得有些意興闌珊起來。

便沒啥心情問下去了,「那你等著吧。」

林徹起身離開,走了兩步,似乎想到了點什麼,華亭?

華亭不就是以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後的松江?那裡還是明朝首相徐階的老家,該不會就是這個徐家的後代吧。

松江,松江棉布甲天下。

好像,再過幾十年,棉布就是從松江開始提高了工藝,逐漸普及開的,那松江肯定適合棉花的種植,因為古達的交通限制,手工業發達的地方離原材料的產地必然很近。

或許,現在就已經有不少種植了,要是使勁推一把,說不定能更早火起來。

而且,前世的上海,好像就是在華亭的東部。

想到這裡,林徹心情又好了起來。

咦,不對,這麼久了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林徹心一沉,衝著水雲間大喊,「董士選,你們還要商議多久!?」

沒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