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在這個時候應該叫做慶元府。

就在七十年前,南渡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宋寧宗即位登基,以明州為潛邸,遂以年號為名,升明州為慶元府,府治設在鄞縣。

這裡是大宋最重要的市舶司之一的所在地,海貿繁榮,千帆雲集。

而市舶司最早並不是設在鄞縣,而是沿海的定海縣,也就是林徹前世之時的寧波市鎮海區了。

因此定海也是非常繁榮,曾有一個定海知縣寫詩描述,‘官廨鹽煙外,居人雜賈胡。聽言須畫字,討海倚輸租。“

意思是說當時的定海縣中,居民和‘賈胡“雜處,這些來自海外的胡人商賈透過‘畫字“與當地居民進行交流貿易。

蔣家就是定海的土著世家,從事海貿近兩百年,擁有產業無數,單單造船廠就有兩家,一家在鄞縣,一家在定海。

因為市舶司遷移到了二十多里外的鄞縣,因此蔣家的重心也跟著遷移,只是定海作為老巢也沒道理放棄,基本上都是家族第二號人物在打理。

蔣家如今的族長叫蔣方正,不過已經快七十了,便退居幕後,把家中大權交給了自己的大兒子蔣格和小兒子蔣概。

蔣格的年紀也不小了,今年四十八,而蔣概才三十六歲,兩兄弟雖然相差十二歲,卻都是蔣方正的正妻所出,這也是為何是他們二人接掌權利的原因。

按他家的傳統,老大是理所當然的繼承人,自然待在鄞縣,老二蔣概就被打發到了定海。

蔣概並不是一個安分的人,正值年富力強,企圖趁著老蔣還在世,把接班人的位置搶過來。

這樣一來,想要爭過名正言順的蔣格,那就得有點非凡的表現,讓老蔣覺得他比老大強,那樣才有機會。

因此蔣概這麼做事十分激進,無論是與人合作還是競爭,通常都顯得很霸道,甚至有點不擇手段。

當地人都背地裡叫他‘講不清“或者‘海霸王“,十分懼怕。

不過秦檜還有三個好朋友呢,作為有錢有勢的蔣霸王,那也是不缺狐朋狗友的。

「喲,概兄,有日子不見了,忙啥大事呢,有用得著小弟的地方,招呼一聲啊,讓小弟也發點小財。」

「蔣官人幾日不見,風采依然啊,今日可得不醉不歸!」

「蔣員外,在下華亭徐茂,期望有幸能與您共飲幾杯,聊點小生意。」

蔣概一踏進翡翠樓,就立馬圍上來一幫人競相見禮。

蔣概只是大大咧咧的拱拱手,「諸位且讓讓,某家約了朋友。」

說著,便大搖大擺的往樓上走去,都沒多看這些人一眼。

「這廝也太託大了吧,華亭知縣都不敢這麼無禮。」

「噓!徐兄慎言!小心禍從口出。」

「這位朋友,怕是對咱們慶元府還不瞭解吧,咱這有句話叫做寧得罪知府,不招惹霸王。嘿嘿。」

這位華亭徐茂一聽,略作思索,丟下一句,「在下想事,先告退了。」

隨即匆匆而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