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宦官是代表著皇宮大內來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也由不得時子修不答應了,「那成,稍晚一點,我們便將煤炭與爐子送過去。」

宦官二話不說,便錢付了,這行為讓廣大民眾覺得稀奇,因為在大宋,宮裡和官府採買東西一般都是採用和買,而和買的價格通常都是低於市場價,略高於成本價。

當然,這算是一種變相搜刮民財,所以朝廷對和買也是有不少規矩和限制的,以免盤剝過度,激起民變,所以總得來說,民間在大多數時候也能勉強接受這種方式。

現在宦官為大內採買煤炭竟然按著市場價來,不由讓人再次的高看星火集團,雖然錢不多,但這種待遇卻不是一般商家能夠得到的,因此大多數人暗暗猜測著星火集團是不是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強大背景,讓大內都要給面子。

不僅僅普通人在猜測,那陸鬼頭和丁森二人此時也是內心揣揣,感覺要對付這個星火集團更加困難了。

宦官付了錢之後,也不多待,很快便帶著禁軍離開了,於是時子修準備繼續剛才的抽籤,只是現在是剩下四十個名額了,他有些擔心臺下的客戶會不會有意見。

還沒等他開口解釋,這時又有人擠開人群,看這些人的打扮應該又是官府中人,不過這幾十個人似乎不是一起的。

也不用時子修問明來意,一名武官打扮的人便開口道,「灑家是皇城司的,奉令前來採買,上頭說了,俺們皇城司一個月大概塊煤,爐子嘛大大小小一時沒數,還得你們派人過去統計一下,不過俺們也知道你們如今生產沒那麼多,所以要得也不急,你們什麼時候夠數了,就什麼時候送過來。」

說完,這武官便付了一百貫訂金,算起來夠四個月的煤炭錢了,常規的小爐子是免費的,另外的大爐子卻要另外收費,這個到時候改造了多少便如數再付。

接著,禮部,吏部,刑部,甚至兵部也有人來採買,六部來了四部,還有其他一些大小衙門也派了人來,這陣勢,倒是讓圍觀市民嘖嘖稱奇。

這裡面,禮部尚書王爚和吏部尚書葉夢鼎算是對林徹映像深刻,頗具好感,心中也是想著為養濟院的老幼盡些心意,而刑部嘛,這幾天都跟著葉夢鼎在審案子,恰逢其會便湊個熱鬧,反正也沒多少錢。

至於兵部,那是因為之前出的漏子,釀出了大案,現在有機會當然得表示一下,藉此挽回一點形象。

工部和戶部都是賈似道的鐵桿,心中正在深恨招惹是非的林徹和養濟院,自然不會賣面子了,不然搞事已經算是不錯了。

其他衙門,除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個臨安府有點分量,都是一些小衙門,有些是看內侍省的面子,有些是跟著上級衙門的步子,理由不盡相同,估計林徹也不會去在乎,只要給錢就行。

時子修看到來了這麼多大單子,心中也是大喜,煤炭雖然不值幾個錢,但是量大了,賺到的錢也絕對不少,何況到時候改造各種爐子可是一個大進項。

按著林徹的想法,這時代用火可不僅僅是燒水做飯,供暖也是一個大項,往常有條件的人家都是燒炭盆,而林徹打算把暖炕和地龍這種設施給開發出來。

雖然臨安是在南方,但是冬天一樣還是很寒冷,特別是在這個保暖衣料並不豐富的年代,若是冬天不依靠炭盆,怕是沒幾個人捱得住。

這種設施當然最好是從官府衙門開始實行,等到有人嚐到了甜頭,民間自然也會緊緊跟上,這在奉行享樂主義的大宋其實很正常。

如此一來,星火集團不僅增加了設施改造的業務,同時也將煤炭的消耗提高了好幾倍,到時候單單這百萬人口的臨安,每個月最少都能賣出十幾萬貫的煤炭了。

時子修剛把這些衙門的需要都一一登記好,並且都預收了訂金,隨後各個軍營也派了人前來,這些人大多是衝著香火情來的,畢竟養濟院和軍中的關係並不一般,以往還可以裝不知道,如今鬧得沸沸揚揚的,各個軍頭們也得表示表示,不然怕是軍心都要動搖了。

這又是一個大單子,按著大宋重內輕外的基本國策,臨安附近駐紮著整個大宋一半的禁軍,初略估計,二三十萬軍隊是有的,每個月貫的消費還是能貢獻的。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星火集團有機會加深和各個軍營的關係,若是日後林徹有什麼想法和計劃,實現起來也就有了基礎。

處理這些單子,又花費了不少時間,最後快到中午了,時子修才開始了抽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