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似道破防了,一句又一句的誅心之言,讓他沒法繼續矜持下去,不得不擼起袖子親身上陣。

「老夫對大宋之忠心天日可鑑,豈容你這小兒肆意汙衊!就算你剛才說的兵部小吏貪汙救濟糧,以次充好之事為真,那與老夫有何關係!?至於那個管事,即使是老夫府上之人,那也必定是湊巧碰上而已,你這小兒明顯是牽強附會,硬把事情往老夫身上扯,到底是何居心?一件普通貪腐案,卻被你說成偌大的陰謀,簡直是危言聳聽,何況我大宋根基牢固,穩當得很,豈是幾個宵小之輩使些許陰謀便可動搖的!?」

不愧是當朝第一權臣啊,一番辯駁說的擲地有聲,氣勢昂然,猶如一頭老年獅子王,怒髮衝冠俯視著林徹,彷彿隨時都會上前將小小的林徹撕個粉碎。

在場百官這時也是鴉雀無聲,各懷心思,表情各異的望著大殿正中的一老一小。

這小子真是膽大包天啊,竟然敢含沙射影的攻擊賈相有謀逆之心,這不是太歲頭上動土麼。

誒?這小郎君說得似乎有些道理啊,難道這奸相確實居心叵測,想要過一回皇帝癮?

呵呵,賈似道啊賈似道,你也有今天,你把持權位也夠久的了,差不多也該換人了吧。

賈相現在一定恨急了這野小子,正是賣好的良機啊,待會我上前擺平這個小子,一定得賈相歡心,這戶部的肥缺就到手了。

各種各樣的思緒,在這些人心中盤旋,一些心急的人,已經謀算開來了。

唯有直面賈似道的林徹不慌不忙,似乎一點都感覺不到權相的威勢,好整以暇的做了個揖,「敢問,你是哪位啊?」

百官愕然,不帶這麼整的啊,小子你這不是赤裸裸的輕視麼。

賈似道也是懵了,自踏進仕途以來,就沒聽人這樣對自己問過這句話,大宋地界竟然有人不知道自己是誰!?這小子多半是裝的,真他孃的損!

但是這話又不好明說,賈似道恨恨從牙縫中擠出幾個字,「老夫賈

(本章未完,請翻頁)

似道!」

「呀喲,您就是當年打得忽必烈屁滾尿流的賈相啊,失敬失敬!」林徹裝著一副惶恐的樣子,額,就是裝得很明顯那種。

百官都被林徹這樣子刺激到了眼球,這小傢伙真是促狹啊。

林徹卻還一副感嘆的樣子,「哎,真是人不可貌相啊,也不能怪小子眼拙。」

百官又是一愣,額,這什麼意思,是說賈似道長得不像當宰相的人?還是所作所為配不上他的相貌堂堂?好像,兩個意思都有那麼一點吧。

接著林徹又像是自言自語一般,聲音卻大得沒人聽不見,「說來這忽必烈也就是個銀樣鑞槍頭,空有幾十萬大軍,被用兵入神的賈相擊殺了一百七十個附庸軍,就被嚇得匆忙北竄,由此看來,這世上假象太多啊,哎,朝廷好複雜,我想回農村。」

恩?這又是什麼勁爆的內容?當年的捷報不是說‘諸路大捷,鄂圍始解,匯漢肅清。“麼,那加起來可是斬敵數萬啊!怎麼這小子說才殺了一百七十個,還是蒙古的附庸軍!?難道賈相冒功!?賈相!假象?

朝中百官思緒萬千,他們當中大多數人都對當年的捷報信以為真,都沒人敢否定賈似道的用兵之才,這也是賈似道權勢日益穩固的原因之一。

賈似道這時也是心中震驚,雖然當年的實情知道的不少,但是都從中得益,有些不牢靠的官員將領在這些年都被自己處理了,這小子是從哪裡得知的,看起來知道得還挺詳細,是自己漏掉了哪裡麼?

賈似道陷入思索中,一時無語,這樣在群臣看來,林徹所言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班列末尾的胡檢院瞅著場中情形,覺得是自己大顯身手的時機到了,便邁著正氣凜然的步伐走向林徹,「大膽刁民,竟在朝堂之下一派胡言,賈相對大宋勞苦功高,這都是有目共睹的,開慶元年抗擊蒙古的戰功也是空前絕後的,官家與朝中百官都是確認無疑的,豈能容你空言汙衊!」

這也提醒了賈似道的其他黨羽,一個個紛紛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前義憤填膺的指責林徹,「黃口小兒,莫要在此造謠中傷朝廷功臣!若不是賈相力挽狂瀾,那兇殘的蒙古大軍怎會無端端退去!」

「就是,說著一些毫無根據的謠言,就在這裡大放闕詞!賈相為國不惜安危,親臨前線,指揮若定,佈下天羅地網才一舉扭轉乾坤,將那勢若危卵之局面生生拯救回來,如此潑天大功,怎能讓你三言兩語就否定了!?」

「以本官看,你這刁民才是蒙古人的諜探吧,企圖汙衊我大宋國之幹臣,亂我朝綱。只是手段如此拙劣,我大宋臣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不是傻子,就絕對不會中了你這奸計!」

……

好一派群情激奮啊,賈似道經營起勢力來,還是很有幾把刷子的,這些為其張目的官員中,從小小的八品四品一應俱全,想了三品二品之中也少不了他的馬仔,只是礙於身份,沒有赤膊上陣而已。

林徹也總算明白為何賈似道可以把持朝政近二十年屹立不倒,這還沒到他的權勢巔峰呢,就已經如此了,等到趙昀駕崩,他再扶持龍椅邊那個看起來有點弱智的太子繼位,那就簡直是一個立皇帝了。

若不是十年後的丁家洲一戰,戳破了賈似道用兵如神的假象,怕是大宋軍民要一直矇在鼓裡呢,可惜,那個時候已經晚了,元兵很快就兵圍臨安,大勢無可挽回了。

林徹搖搖頭,心中對大宋朝廷的最後一絲期望也破滅了,算了,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饒啊,還是靠自己來吧。

心中主意一定,眼神變得冷漠異常,掃視這圍攻自己的這群比自己高大的官員,卻猶如俯瞰一般,「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天理昭彰,報應不爽!你們既然願意沉浸在這迷夢之中,那就繼續吧。至於說我是蒙古人的奸細,呵呵,我父當年以文弱之身為國守土,城小兵寡,孤立無援,亦是寸步未退,與城攜亡,先妣也一同為國盡忠!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從我記事起,就誓與蒙古不死不休,滅亡蒙古乃是此生夙願。」

(本章完)

為您提供大神妖精吃俺一棒的《徹元》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251.質疑(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