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聽著林徹講述自己未來的故事,卻恍然若夢,倒是一點都沒關心自己的生死。

林徹不由道,「不是伯父作的,難道小侄還有這樣的文才與氣勢?」

「我相信這定是履善兄大作,聽得林賢侄講述的夢中之事,這詩正是履善兄高風亮節和大義凜然之最佳寫照!卻不知道履善兄後來結果如何?」

陸秀夫對林徹的話,漸漸越來越相信,認為起碼有的真實性了,至於其他,待以後發生的事情一一驗證之後,便可確信無疑了。

林徹給自己再倒了一杯酒,一口飲盡,「崖山戰後,文伯父被押赴元大都,路上絕食八日,未死,後來在大都羈押了三年,期間無數往日同僚前往勸降,連忽必烈都以丞相之位親自多次勸降,但文伯父心堅如鐵,從未妥協,一心求死以赴國難,後從容就義!」

陸秀夫心中哀傷,「那其他人呢?」

「張世傑還想侍奉

(本章未完,請翻頁)

楊太后尋求趙氏的後代而立位,再圖後舉,但是太后傷心於少帝,亦是投海自盡,不久後,張世傑心灰意冷之下,在風雨大作之夜,投海自盡。」

「陳宜中,在大宋傾覆的時刻逃離皇帝一行,攜家眷到了占城,後來元軍攻佔城,他又奔走遙國,後卒於此。」

「我的老師,以江東提刑、江西招諭使知信州,力拒元將圍攻,信州失陷後入建寧唐石山,變姓名,已而賣卜建陽市,宋亡,居閩中,幾年後被元高官所薦,辭不起,元福建行省參政魏天佑強之北行,至大都,絕食而死。」

「還有李庭芝大帥,孤守揚州,臨安陷落後,降帝與太后屢屢為元庭勸降,大帥不受,燒燬偽詔,依然死守!後受小朝廷傳召,帶兵轉戰以圖與之會和,但是手下有將領降元獻出揚州,大帥在泰州被圍,兵敗,被執殉難。」

「還有一些忠肝義膽之人,一直抗元致死,我能記得名字的不多,但是都沒有改變華夏陸沉的結果,從此華夏陷入百年黑暗中。蒙古人對抵抗的中原人口實行屠殺政策,據後世統計,元朝初年蒙古兵南下時,華夏喪失了大約七千多萬人口,這些人口幾乎都是在蒙古入侵時死於非命。」

「嘶!」

文陸二人聞言,滿臉驚恐,七千萬啊,這些韃子難道都是惡魔嗎!?

二人心中愈發沉重,這已經不僅僅是亡國了,甚至都到滅族的邊緣!華夏民族為何如此多難!

「之後,元朝的黑暗統治,持續了將近百年,才被我漢人生生不息的反抗之下,被趕出了中原,新的漢家王朝才得以重立。再兩百多年後,由於天災人禍,朝政腐朽,又被一群自稱是金國後裔的異族覆滅,這一次的亡國,將近三百年!尤其後來,世界各地強國林立,腐朽的異族王朝,屢屢割地獻土,口稱‘寧於友邦,不予家奴“。華夏大地上,各國強盜予取予奪,又是將近百年的最黑暗時期。」

(本章完)

為您提供大神妖精吃俺一棒的《徹元》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223.說夢(下)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