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龍潭虎穴 206.衙內(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看到笑眯眯的林徹一步一步逼近,公子哥卻彷彿看到一隻猛虎在向自己撲來。
「我,我告訴你,我祖父可是當朝右丞相兼樞密使,官家都以‘師臣“相稱,你若是動了我,小心朝廷治罪下來,滅你家滿門!」
先不管有沒有用了,公子哥被逼得只能抬出自己最大的底牌。
林徹卻似乎不為所動,「呵呵,原來尊駕是假相公的孫子啊,失敬失敬。」
然後突然語氣一轉,變得冰冷刺骨,「但是!那有如何!此人辱及先妣,即使我當場殺了他,也無人能說什麼!」
林徹這話說得是由根據的,封建社會是家國天下,朝廷是以禮,以孝來治理國家的,為母報仇、為父報仇,不但是勇敢、知禮,還是至孝。
隨手一翻典籍,《禮記》有云,父之仇,弗與共戴天;《春秋公羊傳》有云,子不復仇,非子也;晉代舞曲《獨漉篇》有云,父冤不報,欲活何為……
若說到「刺死辱母者」,第一人還是劉邦的么兒,淮南王劉長,他的生母獲罪被闢陽侯逼迫後自殺,於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他尋機與隨從一同將闢陽侯殺死,結果漢文帝哀憫劉長為母報仇,不予治罪。
東漢章帝年間,有人侮辱人父,而被其子殺掉,漢章帝免除了為父報仇者的死刑,從此成為判例,稱《輕侮法》,因此漢代為父為母復仇,真正抵罪的少之又少。
在漢代,官吏判殺了復仇孝子,可能會被上司治死罪,如一位叫路芝的縣令,就因為按律殺了復仇的孝子,被橋玄笞殺,「以謝孝子冤魂」。
董仲舒六世孫董黯,也因「刺死辱母者」名垂青史,為報辱母之仇,他竟在青天白日殺人,最後也被饒恕了死罪,而慈溪這個地名,就是因此而來。
古代的「刺死辱母者」「為父復仇者」,基本上也會得到地方官甚至皇帝的寬宥,減刑乃至免罪是標配。
《宋刑統》也曾明確提出,「如有復祖父母、父母仇者」,應根據具體案件詳察,最後讓皇帝裁決量刑,而皇帝一般本著「以孝治天下」,奉行減刑寬宥。
何況林徹的父母可是為國捐軀的,所以林徹有恃無恐,若要打架,這幫公子哥一起上都不是虎子一個人的對手,若要鬧大,那就是前往臨安府,甚至是大內垂拱殿,林徹都絲毫不慌。
公子哥們當然都有隨從,只是剛才他們沒有資格與公子哥們混在一起,如今也只能圍在四周,卻不敢輕舉妄動。
剛才虎子的身手雖然只有少數人看清了,但是那躺在地上不知生死的小胖子就是最好的警告!
這時候,隨從中也有人反應過來了,好幾人悄悄溜走,明顯是去搬救兵了,林徹卻視若無睹,一點都不在意。
還慢悠悠的圍著賈公子轉了一圈,彷彿買豬羊的人在挑肥揀瘦一般,「嘖嘖,這身子骨,瘦弱了點,也不知道頂不頂得住一巴掌。」
賈公子心中恐懼無比,卻又彷彿被施展了定身術,半步都不敢邁動,口中結結巴巴的說著,「那,那個,我、我沒有侮辱令妣,這個,這不關我事,是賴禮一個人罵的!」
(本章完)
為您提供大神妖精吃俺一棒的《徹元》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206.衙內(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