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龍潭虎穴 197.初入臨安(第1/2頁)
章節報錯
處理完賴方和夏璟二人後,林徹把所有俘虜都裝到了一艘船上。
對於這些人,最多隻是打工人而已,林徹也沒想大開殺戒,便把他們運回平湖島去,讓他們參加積極健康的勞動改造,若是表現良好,也是可以給予重新做人的機會的。
還有那份證詞,也讓人帶回泉州去,交給蘇知州,他自然會處理好那幫。
然後就剩船,重新回到航線上,想臨安進發。
一路順風順水,風平浪靜,兩天後,便到達了杭州灣。
林徹經過考慮後決定只乘一艘船繼續前往臨安,而另外四艘便找個小島停泊就是了。
自從臨安建都以後,原本的杭州市舶司便撤銷了,如今海貿交易大都在臨近的明州,而且錢塘江也不適合載重的大型海船進入。
九月十四的上午,林徹進入錢塘江沒多久,便到到了侯潮門外不遠處的浙江渡,然後把船停泊在了這裡。
然後林徹只帶著寧小七,虎子,許三和以及時子修這一伍少年,從侯潮門進入了臨安城。
這臨安城,夾在西湖和錢塘江中間,大致是一個南北長,東西窄的長方形,後來又因為人口的增多,便在靠近錢塘江方向東城牆外,從開新門往北的外面增建了一個外城,倒使得臨安城的形狀變得有點像一把菜刀。
與華夏曆朝歷代的都城都迥異的是,臨安的皇城不在城池的北部,而是南邊的鳳凰山,就是在菜刀的刀柄位置。
從侯潮門進去後不遠就可以看到皇城的城牆了,林徹不想引人注意,便沒往那邊走。
還好侯潮門靠近渡口,向來都有很多人從這裡入城,街邊就有不少車馬行,於是林徹便去僱了一架馬車。
這個馬車倒是有點意思,車廂竟然是敞篷的,而且很寬敞,作為就設在車廂兩邊,九個人坐上去一點都不擠,中間還有許多地方可以放置行李。
拉車的其實也不是馬,也是兩頭大青騾,車伕是個三十多歲的漢子,看起來很健碩,衣
(本章未完,請翻頁)
著也比較乾淨體面,看來臨安城裡的市民生活水平還是蠻不錯的。
「客官,要去哪?」
林徹他們上車後,車伕便開口問道,語調中帶著吳儂軟語和中原官話混合而成的特有味道。
「我想在御史臺比較近的地方找家客棧。」
這次來臨安,主要是為了搭救謝枋得,自然得找個近的地方落腳了。
車伕揮動鞭子,啟動了馬車,「客官是第一次來臨安吧。」
「是啊,前來拜訪老師。」林徹說得也是實話。
「御史臺挨著秘書省,那邊帶客官去太平坊吧,那裡挨著中瓦子和後市街,算是一處熱鬧所在,也比較嘈雜就是。而且臨安府衙和府學離得也近,就是那裡房價不低。」
車伕倒也是個熱心人,看林徹還是孩童,或許比較喜歡熱鬧的地方,便說了個地方,介紹起來也把優劣都講清楚了。
林徹想了想,大隱隱於市,熱鬧點的地方也好,「那便麻煩大叔了。」
「小郎君客氣了。」
車伕很快把車趕上了御街。
這御街便是臨安城裡貫通南北的主交通路線了,從皇城的和寧門往北,一直到城北的萬歲橋處才往左拐,大概就是十里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