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九,天氣很好,豔陽高照,秋高氣爽。

林徹在青陽鐵場待了半個月了,今天將是驗證成果的時候了。

莊氏鐵坊靠近河邊的地方,搭建了一個高臺,這將是一個指揮台,也是觀禮臺。

“這就是高爐?還真是高,都快趕上鎮國塔了。”

趙鶴雲興致勃勃的看著不遠處聳立在河畔的高爐,之前只在林徹畫的圖紙上看過,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實物,不由讓他驚歎。

“哪有那麼高,鎮國塔都快十五丈了,這才五丈而已。”

林徹心中還是有點忐忑的,這玩意只是自己紙上談兵,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也夠高的了,這爐子一次怕能煉出過萬斤的鐵吧。”

趙鶴雲倒是對算術有點心得,照著高爐的體積估算了一下產量。

“兄長,沒想到你對算術也有點水準啊,看來徹弟推薦你做糧料官也不算是胡來了。”

趙樂燕打趣起自己的哥哥來。

趙鶴雲一臉無奈,“妹子啊,難道在你心中,你兄長我就只是個紈絝啊,雖然為兄文采比不過你,武藝比不過林賢弟,但是這數算一道,還是略有心得的,這九章算術和周髀算經等算學十經也是通讀過的。”

哈哈,林徹心中不由笑笑,趙鶴雲那三腳貓功夫也說得上是武藝麼,再說了,和他一個經過九年義務制教育,經受過各種題海洗禮的人相比,數學上怕是差得更遠了。

“鶴雲兄,原來你對數算有愛好啊,不過這爐子產鐵應該遠遠多於萬斤,就現在路中填充的原料,便差不多有四五萬斤了,待爐子燃起來以後,還要繼續新增燃料和原料進去,所以大概出鐵能有兩萬斤左右吧。”

“呀,這倒是我沒有想到的,這樣說起來,這一個爐子得頂得上以往的十幾個爐子了,一副鐵甲大概耗鐵不到五十斤,這一爐子就夠打造四五百具甲冑了,嘖嘖,多造幾個爐子,用不了多久,我大宋軍中便可以做到人手一領鐵甲了。”

“說到這鐵甲,一副三四十斤,還是太重了,穿在身上,人馬都吃力,若是用鋼來製作甲冑,我估計有個十幾斤的重量,就能起到同樣的防護作用了。”

林徹想到那身他並不喜歡的甲冑,以他現在的體力,那點重量對他來說不算什麼,就是不夠靈活便捷而已,他心中一直盤算著要設計新的鐵甲。

趙鶴雲搖著倭扇,“哈哈,賢弟你是真敢想,好鋼那是多難得,現在打造兵刃都只捨得在刃口用上一點,你還想著制甲,不過,你這一說,我倒是想要有一副這樣的鋼甲了,那差不多可以真正算得上刀槍不入了。”

“嘿嘿,這鋼嘛,對別人來說難得,對我來說小菜一碟而已。”林徹誇誇其談。

“賢弟,你現在有法子大量煉出鋼來!?”趙鶴雲驚訝道。

“暫時不行。”林徹還得等小蟲把坩堝弄出來呢。

“嚯,說了也白說,讓我白高興一場呢。”

趙鶴雲剛才可是已經開始幻想自己白馬銀甲,天神下凡一般的威武形象了。

“兄長,就算林徹現在弄出鋼來,給你造上一領十幾二十斤的鋼甲,以你現在的身子,披上了怕是要連路都走不動呢。”

趙樂燕打擊起咱家兄長來,直指要害啊。

趙鶴雲拿自家妹子沒法子,也找不到反駁的依據,只是找了個椅子坐下來,看著臺下忙碌的人群。

“郎君,時辰到了,你發令吧。”

莊老爺子今日也親自出馬了,今日之成敗對莊家的未來甚為重要。

林徹運足中氣,一聲大喝,“開始。”

臺下的人們緊張有序的忙活起來,先是往高爐裡面填充木炭,然後是經過煅燒再用水碾粉碎過的鐵礦石,還有用來造渣的石灰石。

等填充好了,莊老爺便下令,“點火!”

莊大郎拿著一根松油火把,走到高爐底部的出鐵口處。

虎子用拉鉤把出鐵口的活門拉開,這活門生鐵所制,內層還覆蓋了厚厚一層耐火泥,要拉開還真得有一把子力氣,讓虎子來算是人盡其用了。

莊大郎把火把丟了進去,過了一小會,一陣青煙由薄轉濃,從出鐵口冒了出來。

站在出鐵口邊上,莊大郎眯著眼仔細往裡瞧,“燃起來了!火勢很旺!”

虎子收到示意,拿著推杆用力把活門關上。

“鼓風!”

莊二郎立刻拔下水車的機括。

在水流的衝擊下,水車慢慢開始轉動了起來,並帶動風箱開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