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稚虎出山 146.中秋(第2/2頁)
章節報錯
……
莊氏鐵坊。
雖然今日是中秋節,但是由於冶鐵爐子輕易不能熄火,依然有人值守,除此之外,都領著東家發給的節賞歸家團圓去了。
相比前院和工坊裡的冷清不同的是,後院中此刻一片熱鬧,歡聲笑語不斷。
男女雖然分開列席,卻也並沒有太過嚴格隔斷,此時漢人還沒有那麼死板的施行所謂的禮教大防,對男女間的正常接觸還是很寬容的。
此時,滿月掛在夜空中,向人間揮灑著溫馨的光華。
女子們拿起線香點燃,然後對著明月遙遙而拜,許下各自的心願。
而男子們斗酒的斗酒,玩博戲的玩博戲。
林徹倒是好奇的看著一群男人聚在一起,輪流向一個大碗丟著骰子,然後按著規則來決定勝負,贏取獎品。
他前世倒是知道福建許多地方在中秋的時候流行一種稱為博餅的遊戲,相傳是鄭成功的部將洪旭為了寬釋士兵中秋思鄉的愁緒,激勵士氣收復臺灣時巧妙設計出來的。
但看眼前這個樣子,這個傳聞倒是未必屬實了,其實想想也是,宋朝人可是出了名的好賭,生活中五花八門的博戲隨處可見,簡直是無不好賭,無賭不歡,無物不賭。
賭的東西,上至金銀土地,下至一把蒜苗,賭的方式賭更是五花八門,賭蹴鞠、賭棋、鬥雞、鬥蛐蛐、相撲、撲賣,說句話都能賭,剪刀石頭布都能對賭。
這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宋人物質上相對的富裕,對精神上的追求更加強烈一點,才會在生活中有閒情去增加許多趣味性,也體現了宋人的享樂主義,所以民間的厭戰之心較為普遍,朝廷的苟安思想也是有一定的民眾基礎的。
林徹是不喜歡賭博的,主要是因為他前世的運氣一向不怎麼樣,買福利彩票連五塊錢都沒有中過。
現在他看著這些人博戲,心中卻想著以後軍中的風氣,賭博這種東西,還是不要在軍中出現為好,但是軍士的娛樂生活卻必須要有,得多設計一點有益的娛樂活動。
正在他想著入神的時候,趙樂燕走了過來,“徹弟,你在想啥呢,可是也想去玩兩把?”
“不是,我不喜歡博戲這種純靠運氣定勝負的方式。我只想著以後我的軍中用什麼活動來代替這種博戲,又能讓軍士增添士氣。”
林徹對趙樂燕很自然的不設防,想什麼就說什麼。
“你呀,今日可是過節呢,還放不下那些打打殺殺的事情,放輕鬆一點不好麼?”
“哈哈,可是樂燕姐姐,我年紀還小,又不能喝酒,還有什麼可以放鬆的事情呢?”
“要不,我們作詩吧。不許說你不會,你騙不了我的。”
哎,文藝女青年的毛病又犯了。
“可是樂燕姐姐,我真的不會啊,起碼,作的詩沒有姐姐的好啊,要不,我給姐姐唱首歌吧”
林徹說了實話,只是趁著趙樂燕臉色要變之前,先拍個小小的馬屁,然後再提出一個新式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