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稚虎出山 44. 出發(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南西路與福建路的交界處,群山莽莽,交通難行。
一條寬不過一丈的官道,循著山勢,曲折蜿蜒的在山嶺間延伸著,連通著贛州的石城縣和汀州的寧化縣。
官道上,二十幾個半大的小子拉出一條長蛇,正往寧化方向奔行。
這群人的穿著很是奇怪,頭戴草編范陽帽,身上衣服找不到開襟,也沒有釦子,袖子也只有半截,褲子也只有半截褲腿,露著膝蓋,肩上扛著一根哨棒,背上一個厚布縫製的雙肩揹包,腰.臀處固定著一個竹筒水壺。
“加油,堅持兩刻鐘,翻過這個山頭,前面就是石壁村了,我們就算到福建路了。”
原本打頭領跑的林徹,停下來爬上路邊一塊石頭上,給隊伍中喘著粗氣的小子們鼓著氣。
二十幾個小子,沒人知道加油是什麼東西,只知道到了石壁今天就算可以休息了,大家已經跑了一個多時辰了,都有點吃不消了,只是這小郎君怎麼就一點都不累呢。
在他們身後一里的位置,跟著一隊車馬,三個騎士打著馬小步跑著,接著是兩架雙馬四輪馬車輕快的碾著路面,還有三架兩輪的馬車。
再後面則是二十多架騾車,這些騾車都是兩輪的,車子也不大,上面裝著五百斤的貨物,車伕也坐在車前悠閒自在的趕著拉車的騾子。
騾車中間散佈著三十多個騎士,長短不一的馬包中,裝著各自的武器,騎士的神情都顯得放鬆,這條路是他們走老了的,可以說就算在馬上睡著都沒事。
騾車過完是五十幾匹馱馬,五匹一組,用繩子串在一起,每一匹馬馱著大概兩百斤的貨物,由一個趕馬人負責一組。
過後還有五架負重最多了牛車,拉著供給這一百多人吃用的食水。
最後,則是十幾個騎士殿後,趕著十幾頭備用的騾子和二十幾匹空著鞍的馬。
這算得上林家最龐大的一次商隊了,以往最多也就一半的車馬,護衛騎士最多也就十幾個。
這次,林家能抽出來的武師都在這了,五十幾個,真是超豪華配置了。
周十三,十四歲,他老爹是林氏糧店的周掌櫃,照著林家的習慣,八歲就在林家家學讀書,前陣子林徹在家學裡宣揚什麼男兒何不帶吳鉤之類的話,腦子一熱,被忽悠進了稚虎營,呸,二十幾個人也好意思叫營。
入營的這些日子,真的是遭罪啊,什麼烈日下面站軍姿,什麼左轉右轉齊步走,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就連站個隊,稍有一個不整齊,全伍挨罰,雙手撐著地做著令人羞恥的動作。
這二十多天,每天最少七個時辰在訓練,已經聽到口令都不用過腦子了,純粹下意識的自然反應了。
昨天教官傳話,不用訓練了,郎君去泉州要把他們帶上,頓時,整營歡呼雀躍,以為脫離了苦海。
早上出發的時候,比預想的還要美好,竟然不是坐牛車馬車,而是每個人都配了一匹馬,就算是個頭矮小的滇馬,也讓周十三心裡很是美滋滋。
要說稚虎營這二十多個小子,其實都是好武之人,男孩子嘛,在林家也經常有機會能騎馬,但是一匹配給自己專用的馬還是讓大家亢奮不已,周十三已經給自己的馬取好名字了,‘追風’。
奈何,走了一個時辰後,不得不下馬,因為要翻山了,二十幾裡基本都是上坡的路,得節省馬力,還得幫忙推拉沉重的騾車。
等道路開始平緩起來,正好午間了,林家商隊慣常在這個地方歇腳,便在這裡搭建了一個半永久的涼棚。
吃過乾糧,休息半個時辰後,再出發時,周十三以為可以讓他和自己的追風增加一點感情,卻被林徹的命令打破了這個夢想,徒步行軍。
徒步就徒步唄,郎君都帶頭走前頭了,還能怎麼樣,周十三隻好排在佇列裡默默往前走,除了五個探路的騎士,他們這二十六個人,便是整個隊伍的前鋒了。
這路,說平緩,那也是相對的,穿行在山嶺間,起起伏伏是少不了的,上坡的路,林徹就帶著往前走,遇到下坡和平路了,就開始奔行。
剛開始還保持著兩人一排的隊形,後來撒開了跑,二十幾個人拉出一條斷斷續續的長蛇,不算林徹和虎子的話,周十三年紀最小,體質也沒有出色的,就上氣不接下氣的吊在了隊伍的最後面。
“十三,堅持一下,快到了,到了今天就休息了。”
林徹接過周十三的哨棒和揹包,讓他稍微輕鬆點,然後加快速度跑到隊伍最前頭去,沿路給人打氣鼓勁,絲毫不顯疲憊。
周十三喘著氣,看著比自己矮大半截的郎君,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很是納悶,這郎君吃了仙丹麼?
“江大頭,水不要喝那麼急,咪一口含在嘴裡…”
“鐵蛋,把揹包縛緊點,水壺也鬆了,你沒覺著屁股疼麼?”
“溫凡,加油,追上虎子的話,晚上他那份肉就是你的了。”
“朱六福,你這一身肥膘,該減減了,不能光吃不動啊,你不是想要一把劍麼,要是五次你都能跑在十名以前,我就送你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