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不是它們熟悉的海域,但它們熟悉防鯊網,尤其是東華的防鯊網一度讓它們吃了不少苦頭,它們的主子甚至曾一度認為東華國刻意針對它們升級了防鯊網,為了避免被生擒活捉,雙14暗日喪屍潮爆發之前,它們大多被驅趕到儘量遠離東華的公海放牧。

雙方偶爾的幾次接觸,它們其實也讓東華的海防部隊曾一度如臨大敵。最開始民用的防鯊網被輕易破開,疑似動機不明的潛航器可能深入了東華近海,對方不請自來非奸即盜,肯定不是什麼好鳥。

但就是來無影去無蹤的讓人捉摸不定、下落不明,讓海防單位很是著急上火。

為了亡羊補牢,民用防鯊網開始升級,搞成了軍民兩用,地方財政的預算支出還是那麼多錢,但國防單位的支出卻實打實的見到了成效,對阻攔這些怪異生物的侵入也算歪打正著。

五條巨大的身影在海水裡左搖右晃、上浮下沉,逐漸失去了耐性,畢竟它們還是動物。

防鯊網已經感知到了異常,緊繃的鋼索被一頭怪獸狠狠撞擊,砰砰作響,以致於海平面上開始飛濺起層層水花,而撞擊的怪物則一觸即退,彷彿在試探。

某個不知名的指揮所裡,警報聲已經響起,半數的顯示器處於閒置黑屏狀態,另一半的機位前則是一群枕戈待旦的軍人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各自的顯示屏。

準備戰鬥。

海底沉著三個鏽跡斑斑、歪歪扭扭的集裝箱,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是哪艘集裝箱貨輪運氣不好遇到風暴掉到海里的,已經被泥沙掩埋了部分,儼然成了海底的一部分,更是海洋生物的樂園。

隨著幾隻海底不知名小魚急匆匆的從集裝箱裡跑出來,三條粗大的黑色棒槌魚從集裝箱一端探出圓圓的腦袋,而集裝箱另一端則有水流湧動。

集裝箱兩端原來是通透的,但巨大的棒槌魚肚子下面竟然還帶輪子,正從集裝箱裡悄悄溜出來就太刺激人的智商了。

好在三條黑黢黢的棒槌魚從集裝箱裡出來,就立刻收起了輪子,開始貼著海底悄摸摸向防鯊網方位靠過去,很快就摸到了那五頭正撕扯防鯊網生物屁股後方的海底區域。

只見三條棒槌魚腹部向兩側裂開,兩枚尖頭的長條魚雷從各自的腹部脫離出來,如同離弦之箭向著五頭怪物衝了上去。

六枚魚雷奔赴的方位各不相同,但都是從海底斜向上衝,但詭異的是這六枚魚雷看似有些不太正經,看似有些傻的冒泡,一邊衝鋒一邊上方滑蓋開啟開始冒泡泡,很是令人懷疑是漏氣了,還是漏了炸藥?

以人的智商都要猜疑一番,何況是動物,即便那是變異後的。

五頭怪物中有一頭潛水位置比較深,第一個察覺了身後海水的異常,它灰色軀幹像角犀一樣粗短而強壯,有著結實肌肉的四肢正撕扯著防鯊網,長長的尾巴不停擾動著海水助力,而像貓眼一樣裂開的瞳孔好奇的動了幾下,巨大的像蛇一樣的頭向後扭轉了一下,張開的嘴裡裸露著的牙床上,並列著雙排參差不齊的鋒利牙齒對著身後的小東西示威。

防鯊網會隨著撕扯不斷變形,怪物的爪子終歸沒有人手那般靈活精巧,當然它也沒有人的頭腦,只知道簡單粗暴,它瞥了一眼海水擾動的干擾源,就從體型出發做了危險評估。

那幾條長度大約與海底長鰻魚相當的魚雷都屬於受鄙視的物種,表示不屑一顧。

尤其是從魚雷身上正不斷飄起來的水母一樣的東西,數量看著已經有一大片,但個頭不大,可能是對方驚嚇過度,把自己的小魚仔丟出來保命用,這類小東西的威脅可以忽略不計。

就像驗證怪物的判斷,急匆匆衝上來的魚雷,在接近怪物軀體正下方水域之後,眼瞅著怪物長長的的大尾巴拍過來,也不知道裝死還是真嚇死了,竟然丟下一片水母樣的仔魚後,直挺挺硬邦邦的向海底垂直摔了下去。

等怪物冰冷的瞳孔再次盯上魚雷時,頭朝下的魚雷尾部竟然激起一串水花,加速向海底逃離。

“裝死!”如果怪物能說人話,就能感受到它的鄙夷。

但接著它就倒黴了,而且是五頭怪物一起全身抽搐,不約而同全部脫離了防鯊網,網上的高壓電啟動了,瞬間的高壓電擊足以讓這些大傢伙因疼痛而遠離。

更別說這群大傢伙平日裡訓練飽受摧殘,已經對高壓電擊形成了條件反射。

脫離防鯊網,短暫麻痺都是頃刻間發生的事兒,但時間對所有生物都是公平的,潛在最下方的那頭變異鯊魚怪物忽然發現自己被從下方快速浮上來那些不起眼的水母樣小東西給包圍了,然後黏在了身上。

“砰、砰、砰、砰……”高壓電的劇痛尚未消散,四條腿的類鯊魚怪物身體四周炸開了一朵朵的血霧,從海底棒槌魚的視角看上去,如同節日裡夜空中綻放的煙花,先是一點點閃亮,隨之一聲聲爆響,然後一團團煙霧彌散開來。

當然,受海水影響,海洋裡跟夜空中沒法比,不論是光亮大小還是聲音的清脆響亮,都差著老遠,給人的是一種低沉壓抑的感覺。

看熱鬧的人永遠體會不到當事者的苦,就像正在被炸的那頭變異鯊魚,只見二次遇襲的它倉促間如同掉到油鍋裡的蝌蚪蛙,四條炸爛的大腿慌亂的向上扒拉,千瘡百孔的尾巴用力一抖竟然直接甩掉了一截。

其它四頭鯊魚怪見此情形顯然也受了驚嚇,一看身體下方海水裡快速上浮的一大片恐怖水母,頓時慌了神兒,本能反應向海面上方游去,力圖先快速拉開距離,然後再選擇方向逃脫。

遊在最靠下的那一頭已經完蛋了,這種怪異的水母炸彈不大威力大,比自然界的食人魚厲害了不知多少倍,主要是它貼身向體內炸,一炸一個血窟窿,鯊魚怪皮糙肉厚一樣不頂用。

原本它們被訓練是不能出現在水面的,而且它們的生物本能也是這種常規潛泳模式,但自然界的鯊魚有時也會露出高高的魚鰭,所以它們匆忙間躲避水下炸彈而冒出水面也算是本能反應。

但水下生物有個缺點就是不太知道水面上發生了什麼。

水面上,距離防鯊網不太遠的網箱養殖場裡,一個個網箱的水面箱蓋部分悄悄地敞開了,一艘艘綠色的長約60厘米的梭形小船從魚群遊蕩的網箱裡浮出水面,然後成群結隊向著防鯊網衝去。

隨著速度提升,這些小船幾乎是貼著水面在飛,有的隨著浪花湧起,已經開始類似打水漂的石片一般的飛越模式,最終直接從海面上跨過了防鯊網。

這一幕搖頭晃腦、著急忙慌正竄上來的的四頭類鯊魚怪渾然不知,也無暇顧及,結果就是雙方在海面上迎頭相撞。

炸的老慘了,即便個頭大脖子粗、四肢發達牙齒多都沒啥鳥用,上下夾擊都給炸碎了。

失去目標的剩餘梭形小船,在外海饒了一圈,然後重新編隊一蹦一跳的越過防鯊網,又老老實實的回到了它們的魚窩子裡,悄悄沉入了網箱底部,網箱蓋敞開部分恢復原狀,繼續風平浪靜。

而海底穩坐觀眾席的棒槌魚終於開始加速,貼著海底各自去感應找尋自己那兩枚放空倉的魚雷,腹部左右敞開,裡面探出兩條頂端如同吸盤的觸鬚,其中一個吸盤負責鎖定第一枚魚雷的頭部,輕輕一提,然後棒槌魚的魚頭抬起,斜向上遊,被拖著的魚雷甚至會被觸鬚和海水激盪的旋轉幾下,最終表面的泥沙雜物會被海水沖洗掉,然後跟吃麵條一樣被拖進棒槌魚的腹部艙體,並完成內部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