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末日 第83章 跑龍套的灰猴子(第2/3頁)
章節報錯
“你這個難度不在螺絲鋼管,在圓環吧,好像不好找。”周濤不僅看明白了,還看出了些門道。
“我原本設想是用炒菜的鍋,去掉鍋底,感覺稍微鍛打改造下就是個整圓,切成兩半能做兩個。當然這都是基於搜救隊可獲取的物資基礎上的改造,沒實際造過,也不知道成不成用。如果是基地和司令覺得有用,有資源和加工能力也可以參考下手銬的結構做鎖死。”
易風說話間,又畫了另外兩種結構的示意圖,一起遞給了周濤,周濤拍拍易風的肩膀,又看著常飛三個道:“不管在哪裡都要安全第一,你們幾個都是有能耐的,死不起,曉得不!”
“知道了,謝謝。”易風四個一起點頭。
周濤關了相關裝置,拿著手裡的簡易圖紙,先送去給司令,然後去看楚漢和孫海的會議程序,易風四個則離開了小會議室,直接去駐地找一班長去熟悉軍營去了。
王崇他們是午飯時間回搜救隊倉庫駐地的,跟易風四個回保稅區是前後腳。
據說開會的主要議題是搜救隊如何配合部隊開展蛙跳戰術進行救援和特定區域的清剿。簡單講就是選擇據點,建立據點,經營據點,使用據點。
蛙跳戰術目的是進一步建立相對鞏固的前哨堡壘,搜救轉運,並禦敵於基地之外。而空中救援從就近據點出發,快達快救快撤,有尾隨到據點的就直接幹掉。
不管是變異體和怪物有什麼新的變化、種類甚至進化,把膿瘡都擠在敵佔區,蠶食它們的力量,而不是讓它們悄無聲息的再搞一次喪屍圍城、灰猴子突襲。
現在看來,上次基地成功全殲了那批灰猴子,是有僥倖的成分,如果真有幕後黑手,要麼是對方在試探,要麼就是輕敵。
所以楚漢、孫海以及周濤鄭重其事的與搜救隊開會,是因為接下來計劃開展的混編。
搜救隊、衛戍隊、建功隊在周濤、孫海、楚漢的領導下,逐漸適應了戰爭節奏、具備了一定的戰鬥技能,但打完就跑、救完就撤,跟依託據點最大程度的儲存自己、消滅敵人是有區別的。
生死關頭即考驗戰鬥紀律,更考驗人性,尤其是在敵佔區,在相對遠離基地的堡壘據點裡,在時刻位於喪屍和怪物環繞的中心地帶。
用幾位連長甚至是散會前一刻在會上露臉的劉司令的話講:“自基地建立至今,搜救隊以行動證明,關鍵時刻搜救隊是連隊最可信任可信賴的人。”
所以21支搜救小隊,被平均分配在了三個連隊,每支小隊都是三天一輪休;同樣衛戍隊、建功隊也按21支分隊,平均分配到三個連隊。因為搜救隊成立早、貢獻大,建功隊又是戴罪立功性質,混編後的三支隊伍仍然實行定額配給的分級待遇,對其他人而言,通俗點講搜救隊的工齡工資高,無可厚非。
三支隊伍休整照舊回各自的營地,尤其建功隊因其特殊性,他們在據點不僅要服從各連隊的作戰指令,回到看守二所,其在戰區的表現情況、功過記錄、紀律考評會同時匯總到楚漢處。
各小隊隊長向隊員們宣貫了會議內容,強調了會議核心點:就是服從命令聽指揮,堅決的與連隊官兵心連心背靠背。
用葉天語的宣傳片裡看的大家熱血沸騰的數十架武裝直升機的狂轟濫炸、火光沖天,數以萬計喪屍和灰猴子被燒成的無數火炬安撫了略顯不安的人心。
咱們是與連隊肩並肩的軍事行動,咱們是有靠山的正規民兵。
下午,在基地的搜救小隊全員出發到基地外圍開始戰術演練,同時抵達參與合練的還有衛戍隊和建功隊在基地的留守人員。
戰爭時期就是這樣,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沒有什麼是上班下班,只有聞令而動去爭取勝利。
搜救隊的19、20、21三支小隊以及易風四個跟著一班長和周濤則直接登上了武裝直升機,去了食品廠周邊實地勘察戰場。
下午18:00,吃過晚飯的易風四人,周濤、一排長、兩個宣傳幹事以及其他參與本次夜航的行動人員準時登機出發。
沒有了生機、死氣沉沉的城市上空,絢麗多彩的晚霞,最後一絲光逐漸消失了。黑暗如潮水般迅速蔓延開來,籠罩著這座曾經繁華如今卻滿目瘡痍的城市,悄然發生的一切都攝入了攝像機的鏡頭。
街道上瀰漫著腐臭的氣息,廢棄的車輛橫七豎八地躺著,似乎在訴說著最後的無奈與絕望。
時不時傳來的變異體的嘶吼聲,讓人不寒而慄。或許在下方城市的不知名角落裡、地下室、架空層等隱蔽空間,仍有幸存者緊緊握著手中簡陋的武器,眼神中充滿了恐懼與警惕的傾聽著周圍的一切。
一發照明彈騰空而起,一架無人機以超低空慢慢掠過下方密密麻麻的無數張或慘白、或黑紅、或殘缺、或乾癟的臉,然後以另一個角度由遠及近拍攝四架武裝直升機在夜空中孤單卻剛硬的身影。
機艙裡的人都靜靜的坐著,甚至有些不自在,常飛和趙盾乾脆把頭轉向了舷窗看向機艙外面。葉天語經過了下午的事先演練,還是有些耳朵發燒、表情有一絲不經意間的尷尬。
易風和周濤邊盯著機艙全形度監視屏邊閒聊,葉天語則看著兩個人閒聊,偶爾也扭頭看看舷窗,盡職盡責的宣傳幹事正在稍微移動位置找角度,要把葉天語的側臉和竄進舷窗的月牙一同框進鏡頭裡。
四個人最終還是登上了那架原本用來運送裝備的武裝直升機,21小隊的隊員們有的太緊張,有的又太活躍了,而且有些明顯擺拍的操作還是不要搞得盡人皆知的好。
有時候一定的保密性還是有必要的,穿幫的細節太多,七嘴八舌的話題太多,就談不上真實性和可信度,畢竟這是戰爭紀實,不是戰爭電影。
“倖存者請注意,活著的人請注意,我們是海珠市灣仔軍事基地的軍人,灣仔倖存者基地正在擴建,全市通訊及網路訊號已恢復,110電話以及原灣仔駐軍網站和公眾號均可正常使用,請務必注意遮擋光線和聲音靜音。在確保自身及周邊環境允許情況下,晚上可透過手電、白天可透過反射陽光、在顯眼處或空曠處佈置求救標識等方式向巡航直升機求救。為了您活下來的勇敢和堅強,為了我們能扛過亡國滅種的苦難,我們所有人都將為你竭盡所能,為你全力以赴,去搜救,去戰鬥。”
攝像機的鏡頭裡,葉天語手持通訊器,凝神看著懸窗下再次被照明彈映照得一片光明的城市街道、樓宇橋樑以及黑壓壓的屍潮。
宣傳片里美中不足的語音聲頻資訊終於也補上了,相信很快葉天語的聲音就像昔日的語音導航一樣傳遍四方。
“這一片會有幸存者嗎?”易風小聲問。
“應該沒有,這裡之前飛過了。”周濤小聲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