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向死而生,所謂陰極陽生。

隆冬臘月,然後新春,大夜彌天,終見天明。

到此時,路明非終是通曉前因後果。

九州與龍族是兩方同等體量的大世界。

九州有滅世之危,支撐九州天地,為九州根本的建木,即將衰滅。

一旦建木折斷,九州將不復存在,整個天地重歸混沌,天地也不存,何況生靈。

屆時,九州眾生無一倖存,盡是隨這天地一道,灰灰了去。

於是,九州最強的一眾武聖,齊齊出手,召喚來唯一的希望,也即龍族世界的路明非。

一見到路明非,眾武聖便是明白,若九州有一線生機,這一線生機必是應在路明非。

他們在路明非身上看到建木的影子,不,不是建木,是類似建木的存在,也是支撐天與地,為一方大世界根本的偉大存在。

路明非正是這偉大存在的化身。

之後定計,化道,眾九州武聖以生命為代價,護路明非長生。

於一次次輪迴,九州的天地規則滲入路明非的本質。

表現在外,便是路明非從絕對無法修出勁力,到最後成就外罡,以為天下第一。

而最後的一世,路明非記憶有缺。

他並非是在鐵石山迴歸龍族世界。

路明非迴歸的時間點遠在那之後。

鐵石山之時,真正發生的,是建木折。

彼時,九州大劫,天不周,地西陷,大水自東方滾滾而來,生靈塗炭。

駐世外罡紛紛出手。

但到底人力有時窮。

大量凡人甚至武者死去。

此時,閻羅動。

大災之初,世人本不對閻羅抱有希望。

閻羅最重殺伐,雖是戰力無雙,但在天災之前,對人的殺伐又有何用。

但是,他們錯了。

這個時代的人又怎知道,受諸武聖所託,寄予厚望的路明非,他的小世界無望天,又豈是等閒。

若無望天只是拘束戰死武者魂靈,使他們化作吃唄為路明非戰鬥,無望天也僅此而已,不足為道了。

無望天真正玄妙之處,乃是其本質。

作為路明非的小世界,無望天的本質幾乎和一方大世界等同。

也即,無望天幾乎是第二九州。

無望天與九州的差距,只在體量,但是比較本質,兩者處在同一臺階。

這才是諸武聖如此看重路明非的原因。

外罡路明非已是如此,不敢想,若他去到武聖,又是何等光景。

外人可能不懂,所謂本質等同,具體又是什麼概念。

真個解釋,又是玄之又玄,非一言兩語可以盡說。

只提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