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就是武道啊。”

有人在守夜人論壇感慨。

也有人給出警告,除非是有著過人心性,否則千萬不要嘗試。

事實上,既然他們都是混血種了,那就最好不要嘗試。

路明非不止一次的強調,武道是一種更偏向於唯心的力量,就是那種你相信自己能做到,無與倫比的相信自己能做到,然後你就坐到了。

以前儘管路明非再三強調,但他只是說理論,始終有些虛無縹緲,如今有了陳平安的例子,他們終於能領悟武道唯心的要義。

拿陳平安舉例,他就是用恐怖的修行量反覆突破自身極限,那種程度換成普通人,肯定已經練到腎衰竭,有醬油色的尿液,以目前的醫療手段很難救回來,所以經常有人提醒說適量運動有意身心健康,因為過度運動是真的會死人。

但陳平安沒有死。

原因的話,一部分是武者勁力,但換一個人,按陳平安這種練法,就算身為武者結局也好不到哪去。

破而後立,破而後立,幾乎爛大街的一個詞,很多人都知道破而後立的人必有大成就,所以難免會有一種這是捷徑的錯覺。

但錯覺始終是錯覺,其實他們的理解反了,不是破而後立的人有大成就,而是有大成就的人破而後立,可以做到這種事,已經證明了他們的不凡。

首先破這一關就不知道難倒了多少人,抵達身體極限可不是嘴上說說那麼輕鬆,你得付出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而且將近脫力的那種感覺,真的很像是瀕死。

肌肉不聽命令的抽搐,眼球亂晃,汗水流得像是油,不是幾乎,這就是瀕死。

就算你有大毅力大決心,走到這一步,如何“後立”也是一個問題。

不僅要活下來,還得在同時重新修習勁力,壓榨你的精氣神,從破碎的泥胎中,躍出一個全新的自己。

這就是,破而後立。

但還不夠。

武道一圖從來沒有平白無故的好處,想得到什麼,就必須付出什麼。

煉體境界便要氣血外顯,獲取不屬於你的力量,就必須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

所以,代價是?

“九次。”

楚子航說。

“破而後立。”

在武道的法門,是曰九轉金身,煉體境界的九次破而後立還只是第一重,往後還有八重,此處所謂一重,指的便是一重天,一步一重天,九轉金身走到盡頭,立地武聖。

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直升武聖,豈非一條通天的路?

但不是的。

因為,這根本就是一條死路。

翻遍所有典籍,所有記載,從無一人走九轉金身而成的武聖。

其實別說九轉九重天,最後能走到四重天的武者都寥寥無幾,最高的記錄是一尊七重天的……武聖。

是的,武聖。

這還是路明非好不容易在廢紙堆裡找到的奇聞異事,那是大斷層之前的年月了,有一尊武聖為了攀登更高峰,想看一看武聖之上還有沒有路,便修了九轉金身,一重天一重天的走,以武聖之尊修這法門,最後也不過止步七重天,哪怕再進一步,再行一轉,他都必死無疑,這是武聖的直覺,絕對不會有錯。

所以,最後也只能徒留遺憾,給後世留下一個傳說。

看到這則訊息時路明非便沉思,當時他已有閻羅和本我兩大半步武聖的修為在身,無限接近於真正的武聖,所以路明非也能嘗試著站在這尊武聖的角度思考問題。

其實路明非自己也動過修九轉金身的念頭,但在他判斷過後,還是放棄了,他這具半步武聖的軀體已經足夠強大,困住自己的天塹是其他,精神有缺,在解決精神的問題前武聖無望,而九轉金身是修體的法門,對他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