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演大千而化永珍,全煉體而入非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曾有傳說,元始天尊座下有十二金仙,個個神通廣大,都是有道真修。
傳說只是傳說,十二金仙是否存在且放一邊,單論九州這元始秘傳,類似於靈寶宗的通天劍典,元始宗也有一門根本的對敵手段,名曰原始金章。
原始金章中,便有依著那傳說中的十二金仙推衍出的十二印法。
“紫陽洞清虛道德額天尊,看家法寶為七禽扇,我這一式印法,便是從中脫胎而出,喚作清虛印。”
平地狂風起。
倏忽又轉和煦。
這天下的風,有狂猛者可摧屋拔樹,又如那龍吸水,沙漫天,輕易便將人性命給奪了去。
但這卻並非最恐怖的。
正如那水滴石穿的道理,哪怕再和煦再輕緩的風,日積月累下,也可令滄海成桑田,雄山落溝壑。
打到現在,路明非哪裡還看不出,洛女武道修為也是與他彷彿,煉體圓滿正溫養根髓, 隨時可能往非人蛻變的關口。
說來這又該怎麼解釋,憑空跳出一個習九州武道的人, 修為剛好與他持平, 不高也不低, 還是隻能用巧合兩個字搪塞而過麼?
這個問題很有趣,但現在卻並非深究的時候, 有別的比洛女修為更能引起路明非注意的,正是那清虛印。
講明這清虛印淵源後,洛女便是攻來, 這次路明非索性舍了應對,沒有再拿出一門上乘武學,只是勉強招架,絕大部分的心神都放在了洛女所演這清虛印上。
煉體巔峰修為,不到非人, 神異不顯, 哪怕再高深的武學, 也終究只落於拳腳, 騰挪精巧,別的也無甚出奇。
正是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路明非看得真切, 洛女所使這元始金章,至少也是與師傅所傳的那神獸百形同意檔次的武學, ,起碼也得成就外罡後, 方能真正展現其恐怖威能。
但洛女又與他不同, 數月前路明非曾強行使出北冥有鯤, 青銅面具便因此破碎,閻羅不得已沉睡,他付出的代價不可說是不大。
洛女則是隨意使出,正大堂皇, 絲毫沒有強行催發的滯澀不周, 想必應當是元始金章這門武學本身的緣故,與神獸百形的霸道無雙不同,元始金章應是煉體非人外罡,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招式, 就比如先前的寶瓶印,煉體時只是八臂法相,到了外罡,沒準就是千手千臂,奧妙非常。
說來那青銅面具,路明非至今也無修復手段,當年鑄就面具時材料太過特殊,就算身在九州也不知能否尋到材料,更何況他如今卻是連九州都已不在,天知道龍族世界和九州世界到底隔了多遠,那已不是空間或者時間尚的距離,而是兩個世界。
本來路明非都已絕了修復青銅面具的希望,過來爭奪青銅與火的權柄,更多也是為了拿到完整許可權,好使得圓圓陳平安等沒有龍血的普通人能繼續在武道一途上高歌猛進。
畢竟面具的材料雖也是青銅,但那可是九州的青銅,你諾頓的權柄再強,還能跨世界施展不成?
現在好了,青銅與火的權柄或許過不去,但九州可以過來啊,洛女的出現,或許就代表了青銅面具修復的希望。
這些都是在先前兩人戰局稍歇時一股腦湧上路明非心田的念頭,他如今卻是不管不顧,招架洛女攻擊不停,但這也只是旁枝末節,更多的心神卻是放在了對這清虛印的體悟之上。
類似元始金章這種級別的武學,立意神妙自是有其獨到之處,每一招每一式都如同一把鑰匙,通往無邊的寶庫。
路明非就像海綿,如飢似渴地汲取著其中養分。
洛女越打越是吃驚。
她也不是沒與人交手過,要不然只是埋頭閉門造車, 又哪裡可將這元始金章修至這般田地。
但路明非此刻表現出的種種,實在有違她多年習武以來所有的經驗。
比鬥時還能學習, 一邊打一邊體悟對手武學的奧義,這樣的傢伙, 洛女可真的是聞所未聞。
要知道這可不是過家家, 兩人都是抱著明確打死對方的覺悟出的手, 過來時三長老曾經明言,叫洛女千萬不可留手,當時洛女還在隱隱擔憂,對於隱門而言應許之人的意義非同小可,這是他們唯一也是最後的希望,萬一應許之人真的死了怎麼辦?
退一萬步,就算沒死,因為自己不曾留手的原因,使得應許之人提前退場,最終落得個計劃失敗,又哪裡來的這般大好時機。
說是隱憂,以洛女清冷性子也是面上不顯,但三長老是誰,他可是看著這孩子從小到大,怎麼會看不出洛女都在想些什麼。
於是他就笑呵呵的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