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西南的夷千雪雖是僅有三百士小諸侯,可其智謀超乎常人,被稱為“霧嶺之狐”。

因戰爭失利夷千雪被臨近大族聯手逐出西南,失去土地與部族。此時恰逢第一次有熊戰爭,她帶領十幾名夷族武者出仕系水,更姓九天成為九天一族的家臣。在大戰中力挫有熊主少典手下北地七槍之一的上輕,獲得系水的賞識。後以系水公家將的身份參與問天閣會戰,領五百軍士擾亂有熊軍,立下大功。

有熊戰爭結束後,系水公恢復其故地加封至五百士,並令其為西南副伯。九天千雪雖感系水公厚恩,可也心有不甘,她羨慕三傑可以天下為局展開對弈,而自己卻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諸侯,在天下二分的大戰中充當棋子。

正武華夏之劫,原有的秩序不復存在,陷入內亂的中州朝廷無力維持統治。得知訊息的千雪迅速舉兵,佔領九江春城後更姓九黎立志稱霸天下,僅一年就成為統領一千五百士的中等諸侯。正當他要吞併鄰邦時,突患重病臥床不起,彌留之際喚來閉門思過的四子蚩尤。千雪一向不喜歡行為怪異的蚩尤,不止一次的當眾訓斥蚩尤,也因此蚩尤經常躲在姑夫的封地。今天她強忍病痛笑的向兒子談起自己的過往,講到有熊王少典時,她不禁落淚說有熊王為了兒子的未來,才犧牲掉唾手可得的霸業,而自己現在僅是一個小小的族長,連這個資格都沒有。她摸著蚩尤的臉說,自己要是能多活十年就好了,就能在為他守住十年的和平,把一個無敵於天下的九黎交給他。可現在僅僅因自己的病,就要死在床榻之上,把十五歲的兒子留在此滿是豺狼的無義之世。然後由女兒扶起,挺著身子對蚩尤身後的長子和次子及眾家臣下達命令,要他們於此地立誓畢生守護蚩尤。

蚩尤聽完淚流不止,血順著牙齦滴下,他跪在母親床前發誓:

“必列兵於問天閣,以揚九黎之威;斬正武旗於九天,盡人子之孝;升王者之階於中州,成永世之名。“

千雪聽完想伸出手抱蚩尤,剛把手抬起來就昏迷不醒。當夜曾讓有熊王少典側目、被譽為絕代謀將的九黎千雪病逝。

軒轅劍

二十八歲的軒轅在統一有熊三部後,決心與其父走不同的道路,為章義中國,他鑄此劍。後來此劍取代天予青鋼,成為有熊主的象徵,在軒轅取得天下之後,成為了人王的代名詞和傳承信物。

爭霸戰爭

有熊結束西地統一戰爭後,因不忍向北奪取盟友的土地,轉而而向南發展。有熊二主將臣翻過斷北嶺後抵達黃脊平原,擊敗九黎守將尚義佔領戶城。九黎主聞訊召集部眾,僅僅五天將臣就棄城北退。九黎主留下七百士守城,然後率全軍北上,與有熊主所率的主力在黃脊平原隔江對峙。

軒轅與蚩尤皆是少年得志,年紀輕輕就已有足以撬動天下的軍勢,二人自認四海之內無對手,統一華夏為畢生所願。

黃脊交兵雙方觀對手兵容甚整,其臣恪守用兵法度,二人皆認為對方是畢生宿敵,雙方也由此開始長達十六年之久的爭霸戰爭。雙方四度於黃脊交兵,以第三次黃脊之戰最為激烈,雙方也因此戰而使天下震驚,獲得黃帝與兵主的稱號。

後因將臣率部東行,有熊在第四次黃脊之戰中處於劣勢,黃帝負傷有熊兵退守西地。中州神農軍乘機奪取黃河東部,神農主將想要一舉擒獲黃帝降服有熊,因而繼續西進。有熊主黃帝在化山重新列陣,於劣勢之中擊敗神農軍。

兵主蚩尤素知有熊忠義之人甚眾,肯為君王死的何止數百,急促之間不可能滅亡有熊,可少時在母親病榻前的承諾猶在耳邊,他率軍北上在問天閣前列陣,祭拜天地神靈及第二次有熊戰爭九黎死難的烈士後退兵。退兵後因不忍士卒勞累,放棄進軍中州的計劃。

幾年後的涿鹿之戰,兵主面對聯軍失利,在掩護部眾撤離戰場後,請求與軒轅決鬥。最終在夕陽下,軒轅扶著重傷的蚩尤登上太安臺。隨著日光西垂軒轅舉起長矛天予青鋼,令遠方大軍齊聲大喊;"九黎英雄王!",蚩尤的生命在喊聲中··········

章義郾武

涿鹿之戰後,有熊軍與神農軍同歸中州。

在快行至中州時,有熊軍師玄女於正月十五日夜,留下由系水公所書姜衰王的正武旗後與公主辛萌離去。黃帝看到正武旗後長嘆一聲,當夜聚將並退還神農王所贈軍糧,放下神農的中州王旗重新立起章義中國的大旗,而後令應龍兵圍神農王所在的阪泉城。

神農王愉罔得知訊息後,便令神農軍嚮應龍交出武器和王旗,自己則留在城中等待第二天軒轅到來。是夜他登上昔日姜衰王所建的觀武臺與臣下九天玄女談論先代英雄,最後榆罔看著遠處的群山輕聲說:“現在開始建設一個好時代吧。杜大。”

最終黃帝於中州正號為王,代表神農王權的火龍旗也被人字旗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