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犯渾!”

辛萌說完使勁抽了禹一耳光,一下子把禹左臉扇腫,就是這一記耳光讓禹靜了下來。

辛萌向老人賠禮說:“他偶爾會這樣,您就別和他一般見識。”

“那會。”老人說完,看著禹嘆口氣說:“孩子你不相信,也不能怪你。畢竟舜王是你的師傅,也是撫養你長大的祖輩,但我既然受王命而來,一定是要把事情說完,你能聽嗎?”

辛萌看禹沒有反應,又抽了禹兩個耳光,緊接著用力把他的頭往下一摁。

“好吧,那我繼續了。舜的未婚妻子女英聽說他的事後,就向先王請命去追他。女英拼命趕路,終於在黃河渡口趕上了。當天晚上她跟舜說回去的事,本就心高氣傲的舜聽女英意思是看低他,很不高興。女英說了好幾遍,舜生氣了,把她綁在樹上自己就準備走。女英明白他已經變了,榮譽使他迷失了自我,他什麼也聽不進去了。可她沒有放棄,她不斷的請求舜懸崖勒馬,舜不想聽到她說話,就用蘋果堵住她的嘴。禹你爺爺當時巡夜時看見這一幕,他很生氣並看清了當時的舜,但他還是和兄弟一起走了。戰爭的結果很正常。舜輕兵冒進在骨破遇到埋伏,幾乎全軍覆沒,一千餘人僅剩二十七人,而這二十七人都身負重傷。夏恩等人近乎喪命,他倒好只受了點皮外傷。”

大費見老人停了,不無諷刺的就對穗說:“哥,看來舜王運氣真夠好的,這都沒事。”

“大費,我們還是先聽老爺爺說完,故事應該還沒有結束。”穗說。他聽老人敢直呼舜王的名字,知道面前這個老人絕對不簡單,他的輩分應該不會低於先王。

“讓你說對了,故事的確沒結束。”老人接著說下去。

“舜和殘兵回到中州,等待他們的是面無表情的王。王冷冷地吩咐刑正‘虞舜三天後極刑,以祭死難將士。夏恩、塗山化、副尺古等二十七人從惡,斷左手一指,終身監禁。’禹你覺的我在胡說,那你想想你爺爺、土正他們左手是不是五指健全?”

老人的話讓禹想起小時候到現在一直有的問題,為什麼九州殿裡的很多老人都少了一個指頭?他也曾問過爺爺夏恩,可他沒有給自己說。他偷偷問過右監,不過即使是右監也不太明白。他還記得右監當時的話“我比你還想知道為什麼,可老爺子們口太緊了。”

今天面前這個老人的話讓他找到答案,沒什麼可懷疑的。辛萌看禹眼中的狠勁消失了,就解除了禹的禁錮。恢復自由的禹立刻向老人賠禮。

“老爺爺,是我失禮了,還請您不要生氣,小子夏禹甘願受罰。”

老人拍著他的肩膀說:“知錯能改,就是豪傑,不過你也太看低我老人家了,我怎麼會為這件小事生氣。”

“老爺爺,是小子我小心眼了,還請您繼續講吓去。”

“好,那我繼續了。舜與二十七人被關在中州大牢不同的樓層,空蕩蕩的大牢裡舜只能看見自己的手,他想到自己將要身背惡名而死,朋友們則要在這不見天日的地方呆一輩子,他不甘心就這樣結束。他並不是害怕死亡,在骨破血戰後他就已經是個死人了,他只是不想就這樣死去。他躺在牢房的柴草堆上,想起了很多,他為自己無知所造成的罪惡懺悔。行刑前一天晚上,看守問他最後一天還有什麼要求,他只要死在骨破的將士名單,他拿著名單哭了。(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也就在這時候,女英和一個蒙面人闖進來並打暈看守,將他帶到王城以外。舜一眼就看出那個蒙面人就是自己的老師——人王堯。他跪在地上向老師認錯,先王背對他說‘起來虞舜,我們師徒情分已盡,你要謝就謝女英,要不是她哭求我三天,我絕不會來。趕緊走,我再也不想看見你,華夏再也不需要你,你現在可以做你想做的事。’先王說完走了。女英扶起舜,舜抱緊未婚的妻子,發誓今後再也不會犯傻了。他對師父的背影跪下重重地磕了三個頭,就帶著女英走了。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救出大家,洗刷自己和他們身上的罪孽。也就是那時,他合格了,一個不可一世的少年消失,曾經的舜回來了。三年後,華夏人王堯帶領主力在洛川與異族大戰,敵方的強大使戰局對華夏極為不利,在場的所有人都看的出潰敗一觸即發,訊息在世間很快就傳播起來,整個華夏都被危機籠罩。與其同時,一個人在王城開啟二十七個極惡犯人的牢門。他就是舜,那二十七個人就是他的朋友,他對朋友們說讓他們陪他一起去洛川,可沒有一個人跟他,門開之後,二十七個人就不見了。後來他趕到骨破立起曾經的大旗,我也感到奇怪,那二十七個人竟來了,他們一同趕到洛川,也就是這匆匆趕來的二十八個人改寫了戰局。洛川之戰,華夏大勝。逃亡的三年改變了舜,他終於明白了‘什麼是王’。以後的歲月裡,他以德服天下,現在他是被所有人敬仰的王。骨破血戰過去了五十一年了,舜王每年都會來這,祭奠亡魂。現在你們跟我來。”

說完老人抬步向東走,大費扶起禹說:“現在你怎麼想的?”

“跟著走。”禹說。

——

——

“這也太多了。”禹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住,草地上有無數的墓碑,每個灰白的墓碑就像一名名活生生的戰士一樣,它們聳立在大地之上,無聲的訴說著五十一年前的慘烈,這是英雄們的絕唱。

老人走到最前的墓碑旁,摸著碑文傷感的說:“這裡一共有一千零二十四位英雄,他們是華夏人族的英雄。雖然骨破血戰敗了,但他們無愧於華夏兒郎的名號。這個墳墓的主人叫狛村勇,他是當年的火正,也是先王的好友,從中州趕來的他為救舜王埋骨於此。這裡有不少人的兄弟、朋友、後輩,一個人的死,對於這個世界來說不過是多了一座墳墓,但對於相依為命的人來說,卻是整個世界都被墳墓掩埋。這話是一位我所仰慕的豪傑說的,希望你們能記住。”

禹走向英雄們無聲的墓碑大喊:“我一定記住!”

老人拍著禹的肩膀欣慰的笑了。

“這是誰建的?”辛萌問。

“是舜王,在逃亡的那五年冒著生命危險建的。看見這倆個坑了嗎?”老人指著禹腳邊倆個平行的豎形小坑說。

“這是什麼?”穗問,他覺的這兩個人為做成的小坑,肯定有什麼妙用,但老人的話讓他木然。

“這是舜王謝罪的證明,洛川之戰後,他在這跪了整整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