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秋高氣爽的大吉之日,王家的媒人一身喜氣地去了莊太醫家,且被請進了內院吃茶。好一會兒才出來。

不久,一些訊息靈通的人家,就陸續知道了,王帝師家的嫡長孫與莊老太醫家的嫡孫女,已互換了庚帖

轉眼,賞菊宴就過去兩個多月了。

最近王家大房的梅姨娘,身子不大爽利,好幾次與人正說著話呢,就突然開始乾嘔。身邊親近的人問她,她也總是以吃壞了,隨便搪塞過去,且越發的深居簡出。

有好事的丫鬟,便把訊息遞到了王老夫人耳邊。

蘭香道:“老太太,我聽府裡丫鬟們都在傳,梅姨娘怕是又有了身孕……”

王老夫人:“喔?未必是空穴來風。去,傳我的話,讓老大家的給梅香找個大夫,好好瞧瞧!”

蘭香答:“是,老夫人。”

次日,落墨齋。

梅姨娘:“不知夫人尋奴婢過來,有何事?”

王夫人:“你先坐吧,一會人就來了。”

說完,梅姨娘便在客廳下首落座。

梅姨娘從小就被家人賣進了府裡,做事穩重踏實,後來被挑到王老夫人院裡貼身服侍。王老夫人看她長相清秀,身世清楚,且年紀只比王家大爺大3歲,於是便放在了王家大爺屋裡,做通房丫頭。

大爺娶了夫人後,很快就有了嫡長子,嫡長女。大爺不忍她再孤苦無依一生,便讓她如願得了一個孩子,且大爺念舊情,便把她的孩子也記名在了王夫人名下,雖是庶出,卻是從小跟著嫡母,長大也更好議親

只是大爺和夫人婚後感情越來越好,琴瑟和鳴,漸漸也就鮮少再來她這裡了。

王夫人有了孩子後,生活越來越忙碌。便免了梅姨娘日常的請安,只需初一、十五過來打個卯即可。

王夫人冷清的說道:“聽府裡下人們說,你最近身體不太爽利,老夫人讓我給你請個大夫瞧瞧,我也好回話不是?”

原本二人相安無事的處著,井水不犯河水。可自從王昭落水後,王夫人便再也不想看到梅姨娘與王撫二人了。

聽說等的是大夫,梅姨娘瞬間臉色煞白。逃是逃不掉的,該來的總會來。

梅姨娘悲哀的想:天下這麼大,竟沒有她的容身之處了?

不一會兒,大夫就到了。診脈的時候,梅姨娘忽然覺得,今年的秋天,怎麼這麼冷,渾身止不住的抖。

大夫診脈過後,又仔細地問向梅姨娘的貼身丫鬟:“姨娘可是有段時間沒來月信了?”

丫鬟興奮的用力點頭。心道:果然,姨娘要為大房添丁了嗎?

大夫聽後,確診道:“恭喜姨娘,恭喜夫人,這是喜脈!小少爺已經快三個月了,非常健康。”

推算著時間,也正是她忙著賞菊宴的那幾天。

王夫人起初從蘭香那聽到這個訊息時,心裡確實很不是滋味。但梅姨娘畢竟是大爺身邊的老人了,且比自己還要老幾歲,後面還有還把著管家大權的王老夫人撐腰,她也就很快接受了這件事情,都隨他去吧,她管好自己的哥兒和姐兒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