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館益羈愁】,這一句奠定了全詩思鄉憂愁的基調。

【不見穿針婦】,看似樸素的詩句,寫出的是對母親無限的思念,然而,蘇澈的生母,在生下他後不幸染上風寒,早已離世多年。

至於【空懷故國樓】,倒讓他們有些費解,這滇縣就是蘇澈的故鄉,他現在就待在故鄉,何來思鄉之情?

這時,一位藍衣才子發出恍然大悟的聲音,向眾人解釋道:

“不知諸位可否聽過民間流傳的一句俗話:慈母及故鄉,蘇公子這是把他的生母比作故鄉,在表達對生母感激之情的同時,又表達了對母親濃濃的思念。”

“但無論多麼思念母親,卻已陰陽兩隔,所有的話語,所有的情感都無處寄託,所以才是【空懷故國樓】啊!”

說著說著,藍衣才子居然流下了眼淚,沉浸在痛苦的悲傷之中。

“這不是滇縣第一才子——沈俊浩嗎?他怎麼哭了?”

“笨蛋!你難道不知道沈公子也是自幼喪母嗎?這是被蘇閻王的詩感動了,想起自己的母親,你說這能不哭嗎?”

“啊,蘇澈能寫出這麼好的詩?我才不信!”

“別說你不信,我也不信,可是這詩,確實不錯。”

孟照臉色越發難看,他也看出了這句詩蘊含的情感,突然不是那麼有把握戰勝蘇澈了。

“孟公子,你怎麼不念了,接著唸啊。”

在眾人地催促下,他只能深吸一口氣,勉強壓住自己的恐慌,接著念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完了,孟照閉上了雙眼,剛看到此句,他就知道,今日自己必輸無疑。

“妙啊,這句妙啊,簡直是太妙了!”

先前說此詩不錯的才子一拍大腿,發出爽朗痛快的笑聲,好不掩蓋地讚揚。

一旁的才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沒好氣地拍了他一下,道:

“有本事拍自己大腿去,誰不知道你宋子軒是滇縣第二才子啊,你能不能別賣關子了,趕緊說,這句怎麼又妙了?”

宋子軒一邊鼓掌,一邊說道:

“你們品,你們細品,好好品,仔細品。”

眾人:???????品尼瑪呢?

“你們看,孟照寫的《異他鄉》頷聯是什麼,是【秋風不解熱,滿月終辜客】,蘇公子這句【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兩句詩在格式上是不是如出一轍?”

這麼一說,眾人好像又懂了,有人問道:

“可這又有什麼關係?格式一樣又怎麼了,這不是很常見嗎?”

宋子軒嘿嘿一笑,接著解釋:

“要是放在其他時候,還有可能是偶然,但放在今天,這就是蘇公子做出的反擊!你們仔細想想,孟照那句表達的是什麼?蘇公子又想表達什麼?”

“【秋風不解熱,滿月終辜客】,表達的就是秋風吹在身上,不解內心煩熱,天上的滿月始終辜負了流落他鄉的遊子。”

“再看看蘇公子的,【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但從‘緒風’二字,就比孟照高明不少,後一句更是妙不可言啊。”

“孟照寫‘滿月’,他就寫‘新月’,一來是為了針對孟照,二來是因為七夕節確實不是滿月,我估計啊,孟照這首詩怕是早就寫好了,所以才會算錯時間,寫成‘滿月’。”

“最後,孟照說滿月辜負了遊客的思念,可蘇公子偏不這麼幹,寫秋天始終引來新月,表達的就是哪怕在哀愁的秋天,也依然有象徵美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