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第1/2頁)
章節報錯
(的.. (的..
手機使用者同步閱讀請訪問..或... 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
廷議,是朝廷很重要的決策方式,參加範圍有多有少不等,但肯定少不了大學士和六部尚書。^^ 網 ^^免費當天子自己拿不定主意或者想看看朝臣風向時,往往就對奏請批一個“下廷議”。
李佑看到批答,不禁陷入了深思。慈聖皇太后放棄了乾綱獨斷,丟擲的“下廷議”很值得玩味。
這次鹽業風cháo導火索雖然是程家冤案,但根子還是在於寶鈔廢止後,朝廷將鹽引當鈔票用了。形成慣例至今,每年代替真金白銀賞賜出去的長蘆鹽引多達近十萬,嚴重破壞了鹽業秩序。
最大受損者自然是無權無勢的中小鹽商,受益者就是京城權貴了。譬如某長公主,去年一人便受賜五千引(注:超親王待遇)長蘆鹽並且全都支取了——這是李佑查閱存檔時偶然看到的。難怪她當初隨隨便便就拿一千兩收買自己,真不差錢,也難怪她對鹽事如此敏感,居然憑空殺出與自己搶程家人。
這可是白得的五千引,羨慕嫉妒恨之下又因為涉及自家情fù,所以李大人印象非常深刻,故而才對殿下戲言“你我在這事上沒法一條心”。
雖然是既得利益者,但歸德千歲比較大度,忠心耿耿維護朱家天下的她清楚鹽事敗壞的嚴重xìng。所以會在明知其虛偽的情況(武動乾坤最新章節.)下,仍然情不自禁的被李佑故意冒出一句“為國為民”打動了。
不過並非每一個權貴都有歸德長公主這般氣度的。聖母太后出於種種原因和牽絆,心情也很矛盾,既不想被後世評論昏庸貪婪與民爭利,又不想落下摳mén小氣刻薄寡恩的口碑。所以對這件涉及到權貴與平民利益爭鬥的複雜事情,她便將責任下移jiāo與朝臣廷議處置。
一般情況(武動乾坤最新章節.)下,屬於哪個部的事情下了廷議就由哪個部負責召集、主持,不好界定歸屬或者涉及多部的,便由六部之首吏部尚書主持。鹽業屬於戶部事務,因而本次討論京師直隸鹽商歇業風bō的廷議便由戶部召集。
十二月初七無朝會無經筵無日講,也不是什麼生日節慶,戶部就便將廷議定到了這日。
&nén和內閣發了召喚貼。承直郎、尚寶司丞、以下省略二十八個字李大人得知了訊息,然後久久沒有接到戶部的帖子,心裡便對戶部產生不滿了。
最近聖母太后幾次召集內閣、部院、科道大臣面議事情時,李大人以廷推官身份再加上分票中書這個特殊職務,從來都有個穩穩當當的坑位,甚至班位列在科道之上。== . 首.發 ==這回戶部組織廷議居然漏掉了他?這不科學。
雖然他這小字輩在議事時一般不chā嘴,但也不能代表可以容忍被戶部無視。廷議沒有位置,那麼廷推為官的尊嚴和意義何在,一個滿朝廷都沒有幾個的廷推官連廷議都不能參加,那不是笑話麼。
好罷,其實也是李大人在順境時習慣xìng的自大膨脹驕矜了,江山易改秉xìng難移。
下午,李佑處理完手頭奏章,匆匆出宮去兵部尚書府。養兵十日,用兵一時,是用上程老爹的時候了。只可惜程小娘子被歸德千歲抓在手裡不放,前幾天他在chuáng上趁長公主神智不清時也沒能要回來,由此可見殿下為人做事心志之堅定。
到了盧府,在便宜nǎi兄盧三公子和管事的陪同下,李佑進院進屋,劈頭對程老爹道:“時至今日,你功成名就、發家立業的時候到了”
程老爹端坐不動,無yù無求的、bō瀾不興的抬頭看了李佑一眼,又低頭道:“幸遇赦免,此生已無他念,惟願靜度餘生。”
這有幾分呆氣卻又自以為是的老頭怎的變成了這般模樣?前些日子放他去戶部mén前那兒lù面並張貼署名大字報刷聲望的時候還好啊。對此李佑愕然,目光落到程老爹手邊,赫然放著一本佛經,難道是被這殘酷世界打擊的消沉了?
程老爹又道:“緣起緣滅,萬法皆空,紅塵因果…”
&ní信佛教的老丈人(潛在的也算)最令人討厭了李佑憤怒的一腳踢飛了佛經,對陪同的盧府管事道:“是從哪裡來的?”
“這屋裡常存雜物,有個櫃中放了些故去老夫人的佛經,老先生大約是無聊翻出來了。”
有夠離奇的,李佑又對程老爹道:“老人家你從前不過是個小小鹽商,支一包鹽都困難。難道今後不想受萬人敬仰、做一方名流、賺百世家業?”
程老爹闔目不語。
“人世百年,大好良機就在眼前,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你不覺可惜?”
程老爹搖頭不語。
“每年可以獲利上千銀子說不定朝廷還對你另眼相看,你一絲也不動心?”
功名利祿yòuhuò都失敗掉,李佑真沒詞了,想著是不是用點暴力手段?據他觀察,程老爹似乎對武力有心理yīn影,很畏懼的樣子。上次王彥nv當面強行帶走程小娘子,他一聲都不敢吭;當自己強行劫持他走人時,還是一聲不吭的被自己抓走,雖然之前他嘴上很倔。
此時,李佑妻子的nǎi兄盧三公子忽然站到前面對程老爹說:“你看得懂佛經?也是讀過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