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誥(第2/2頁)
章節報錯
卻說從今日起,整個虛江縣傳起一句話,生子當如李二郎!數月之內,這句話便擴散到了整個江南,遠至江右、福建也常有耳聞。
不過在江南閨閣圈子中,這句話以訛傳訛變成了“生兒要做錦衣衛,嫁人當嫁李探花!”
李佑家的熱鬧,遠沒有結束,受誥只是個開始。
當夜老族長摸黑上門,“有個事情告訴你。我族所有的田地,除你家和李正家之外,共計三百二十五畝,全都交給你了。”
李父十分猶疑,“這個只怕傳出去只道是我侵奪族產。”
老族長吹鬍子瞪眼道:“誰敢說侵奪族產?分明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家富貴發達了就忘了親族嗎!”
蘇州賦稅之重,天下第一,平民百姓將田土託付到官紳名下便可以逃稅,這叫做投獻。投獻後只需以佃戶名義繳納地租若干而已,總比賦稅輕。
李佑家如今顯然要世代簪纓了,便意味著世代免稅,乃是絕好的投獻物件。所以老族長才說肥水不流外人田。
李父雖然擔心被人指點霸佔族產,但被老族長纏的沒法子,甚至拿出族譜相逼,只好勉為其難的收下了這三百多畝地。
次日一大早,李佑家幾十年的鄰居孫老爹領著兒子孫及上門拜訪。
提起這個兒子,孫老爹就一肚子氣。這個兒子與隔壁李佑從小是玩伴,關係不是別人可以比的,當年李佑開始嶄頭露角時,無人可用幾次提挈他。但他死活拉不開面子給李佑當手下。
如今眼見李佑一飛沖天,而這個兒子還在混日子,氣死人也。當初如果他緊隨了李佑,如今不知要沾多少光,說不定都混出品級了。
“李兄,李老爺!看在幾十年交情份上,有兩件事情求到你。”孫老爺道,“第一個,我家有個店鋪,你收了罷!”
李父雖然有時狠毒,但也講究兔子不吃窩邊草,對孫老爹這個要求,婉拒道:“怎能平白佔你家的產業,此事休要再提!”
“你若不要,便是瞧不起老鄰居,我就一把火燒了它!最少要收走六成股子!”孫老爹糾纏不休道。
同理,有官身做生意可以免稅…
李父又問道:“第二件是什麼?”
孫老爹拍了垂頭喪氣的孫及一巴掌,“我將兒子賣給你家為奴,一分銀子不要,看在老鄰居面子上,叫他在李佑那裡當差去行麼?”
李父無語,盡力謝絕,但倒是答應寫信將孫及送到李佑那裡。
抱有老族長和孫老爹這樣心思的遠不是最後一個,十二月初十這日上門求見李父的各色人物絡繹不絕。主題就是免費送田地、送店鋪
李父當衙役的時候,巧取豪奪的黑事沒少做,不然何以白手起家掙下了幾十畝上好良田和一家客店的家業?但當時的他絕對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也會有被人強塞各種產業,收禮收到手軟的苦惱。
之前他辛辛苦苦一輩子,不過掙下了宅院一間,店鋪一座,良田幾十畝。而今天短短一日內,名下就增加了店鋪十間,良田千畝,這是一種什麼速度?
想至此,李父有點後悔,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年輕時還不如安於清貧,在十里八鄉賺一個好名聲,熬到今日苦盡甘來即可。
一輩子敗壞名聲賺來的那份家產,還不如今日的十分之一多,而且今天收了這麼多,還能換來聲聲讚美,簡直名利雙收。當初真是何苦來哉!
現在看來,只要他願意,收攏上萬畝地和百十家店面似乎都是很簡單隨便的事情,而且在鄉里還會博得一個照顧鄉鄰的好名聲。
奴僕更不用擔心,現在他家門外簡直快成了人市。各種窮苦人從四面八方聞風而至,排滿了門口巷子裡,童年少年青年男女一應俱全,全是自願賣身為奴求得蔭庇的。
因為當李家奴僕後,至少不用服徭役、不用交賦稅、不用應付官差了,還肯定有口飯吃。
這世道真是…李父隱隱約約觸控到了以前從未體會過的境界,原來這就是鄉宦士紳上層人物的感覺!自己當捕頭時,在小民百姓面前的威風,僅是井底之蛙而已!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