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夫人後面的話還沒說出來,就被崔俊直接打斷了。

“夫人,你現在看看這天下是什麼樣子?你學過易經,每朝大運不過300年,何況是此子志不在中原,卻是這天下!”

“那照你這樣的說的話,燕兒是配不上御軒了?”崔夫人這回又是另一種擔憂。

“哈哈哈,夫人莫怕!這是個重言諾的君子,何況他不是還答應讓燕兒以後牧守一方嗎?”崔俊開著玩笑,這才成功消除崔夫人的擔憂。

對於這倆夫妻的談話,御軒自然不知。

在他們一行人離開南禪寺的時候,崔燕還曾單獨找過自己說了幾句話。

“御軒,我要走了!下次相見不知要等到何時?你可別忘記答應我的事情哦!”

見他不明所以,崔燕不禁嬌嗔一句:“你個冤家,居然把這個都忘記了!”

御軒無辜的摸摸鼻子:“不敢忘,不敢忘!”

“那你倒是說說,答應過我什麼?”

“嗯!今後我若是尋到那方淨土,一定會就讓你來牧守!”

崔燕聽完,這才放下心,綻放出嬌豔的笑容。

十里澮橋,相送走崔俊之後,御軒絕大的時間都在督促民生團各兄弟們的訓練。

整支隊伍在他的精心打造下,越來越有組織性,紀律性和服從性。

沈月後來也有加入了,雖並非對列之中, 但受起薰陶也是不淺。

可對於這樣的結果, 御軒並不太滿意。

要知道就算擁有一個好的體魄,卻沒有一個好的修煉門道, 最後的結果還是會白搭。

所以在訓練的空餘時間,他就每日每夜的窩在房間。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成功縫製出八百個重10斤的沙包。

當然也不全是自己的功夫,畢竟這工程實在太龐大了些。

絕大多數都是御軒委託山下的賈正經幫忙弄的, 也就是被他下過大訂單的店家掌櫃!

對於御軒, 他是非常的感激。

若不是對方讓他廣施善心,恐怕自家的店鋪也不會發展的像現在這樣欣欣向榮。

已然成為這方圓幾十裡內數一數二的酒樓,更是有人不遠幾十裡特意來嘗上一番。

不為了上香,只是單純為了瞧瞧旁人們口中的酒樓到底有何不一樣?

就連御軒自個都沒弄明白, 怎麼就成為賈正經的恩人呢?

直到後來才知道, 上次訂單多的銀兩,這貨還真照他所說,全用於救助災民了。

一開始賈正經只是為了完成御軒的交代, 誰知誰做越上癮,自個都掏起腰包了。

而這些災民也並非忘恩負義之人,你竟然給我一口飯吃,那我就得報答於你。

從那之後,酒樓外面就多了許多清潔工以及維護秩序的門衛,甚至有些自發組織成為宣傳員。

賈正經見他們這般,也是於心不忍,便收了很多作為店小二以及後廚打雜之人。

如此一來二回, 興旺酒樓的生意越來越好。

不光是菜品味色到位, 其服務態度也是一流。

這些災民的工資雖說不高,但至少可以做到養家餬口, 自然都沒有什麼怨言。

所以當御軒在找做沙包臨時工的時候, 賈正經極其爽快的應諾。

幫忙縫製的那些人,多是逃難的中年婦人, 日常也就靠這個手藝勉強掙點辛苦錢。

尤其在知道御軒才是他們的大恩人之後, 更是閉口不提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