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有意孤立馬雲(第1/2頁)
章節報錯
“賦能”這個詞在近幾年的網際網路產業中非常流行,廣義的解釋就是“網際網路+”的公式。
在大眾認知中,網際網路處於核心地位,以它為載體連結各項產業。
但是這種認知是比較片面的。
剛剛長江商學院的羅建文教授長篇大論講“賦能”,雖然他說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缺乏戰略思維,但也不可否認,他是承認網際網路的核心地位的。
主持人原本以為轉移話題能夠緩解場上兩位教授的尷尬局面,卻不曾想他向陳沖提出的“賦能”的問題,正是陳沖想要反駁羅建文的觀點。
陳沖拿起話題看向羅建文,“我仔細聽了羅教授剛剛的理論,雖然對我們網際網路從業者不太友好,但是對網際網路的產業核心地位是高度認可的。”
羅建文反而緊張了起來。
並不覺得陳沖是在稱讚他。
陳沖接著道:“不過我可能和羅教授的觀點有一些不一樣的認知。”
聽到這句話,主持人跟著緊張起來,弄巧成拙了。
不得不時刻關注臺上羅建文教授的神色。
陳沖道:“對於賦能這種說法,我在私下和很多合作伙伴溝透過。
在同行中,基本上都接受賦能的說法,也就是網際網路+。
但是我越來越發現,很多傳統行業的龍頭好像並不認同這個詞。
他們覺得應該是他們+網際網路,而不是網際網路去+他們。
這種思維也影響到了我,後來在與各行各樣的合作過程中,我慢慢意識到的確是這樣的。
因為一個領域,比如工業的汽車領域,到底是網際網路去顛覆它,還是工業去掌握網際網路技術,推動產業升級?
我覺得是後者,這個觀點,可能與很多同行不一樣。
每個產業自身技術非常深,網際網路方面,無非是這幾年我們比別人早一點懂了一些東西,但是其實大家都是聰明人,很快就能掌握到。
例如電力,之前的電力公司覺得有先發優勢,過幾年,紡織業、金融業誰不會用電?誰不會用計算機?
所以未來還是會迴歸到行業本身。
我們換位思考,如果一再強調賦能,強調網際網路的核心產業地位,未免太霸道了。
我覺得用助手的概念更適合,實體制造業、金融業、能源科技……等各行各業,他們可以選擇用你,也可以不選擇不用你。
我認為我們網際網路企業應該有這樣的姿態,才能更好實現助手的作用,推動萬物互聯。”
主持人面帶微笑接話道:“陳董很謙虛,我相信接下來,助手這個新概念會在網際網路產業中流行起來。”
坐在一旁的長江商學院教授羅建文配合著現場的氣氛假笑鼓掌。
原本以為這場高階論壇,沒有請來馬雲和馬化騰,就會成為他與清華教授朱立原的主場,在舞臺上殺殺這位國內青年企業家的威風。
結果沒想到陳沖的觀點更加犀利,句句都在反駁他們的理論。
羅建文意識到陳沖並非只是在舞臺上打嘴仗厲害,思維模式也很前衛。
主持人接著問陳沖:“陳董,方便透露一下宅天下集團接下來的戰略規劃嗎?”
陳沖拿起話題回答道:“宅天下正在推行一項重大戰略,全面技術升級,我們會用五到十年的時間,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做這項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