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夢平講的話不過是想拍幾句馬屁而已,他自己心裡比誰都清楚,所謂的因材施教只是一句口號。

像陳沖這樣的學生,在西南地區四個省市中,太常見了。

中學拋棄學業,混完去讀中職,中職沒讀完就出了社會,然後在社會底層討生活。

稍微好一點的,高中混完讀了一門高職進廠打螺絲。

沿海發達地區同齡人的認知是,家境不好,還不好好學習,當什麼壞學生?

然而在西南地區,80、90後這兩輩人只有極少透過學習走出大山,邁向上一個階層,更多的人和陳沖前世一樣,書沒讀好,拿命在討生活。

國內社會推崇的“精英教育”,實際上就是經濟的“精英化”,可以簡單的概括為二八定律,20%的人拿走80%的收益,剩下80%的人拼的頭破血流去搶20%的收益。

教育的“精英化”,培養出了一大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階級屬性和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兩世為人的陳沖,體會過貧窮也見過富裕,對方夢平的馬屁話,不太敏感,只是出於禮貌和方夢平碰了一杯,“老校長,你現在如願了吧?

今晚讓你等這麼久,我心裡也過意不去,你老早點回去休息,明天再帶我好好轉轉母校。”

方夢平如願以償,再次握著陳沖手,“青華中學出了你這麼優秀的學生,我這一輩子都能仰起頭走路。”

陳沖對其他人笑道:“老校長性情眾人,喝酒了喜歡掏心掏肺。”

眾人跟著笑了笑。

方夢平拍了拍陳沖的手背:“不管怎麼說,你沒把母校忘了,沒把我這個校長忘了,我就很高興。

認真的,陳沖,歡迎你回來,歡迎。”

一臉真誠。

臉頰已經完全被酒精染紅。

陳沖朝司機招手道:“送老校長回去休息。”

“陳沖,吃住,我都給你……”

陳沖揮手道:“老校長,這些事不用你操心了,好好休息,我們明天學校見。”

學校其他領導也上前和陳沖握手告別。

……

次日上午,陳沖帶著團隊去了青華中學。

方夢平帶著學校領導和骨幹教師在校門口迎接,縣市兩級電視臺的記者和媒體朋友已經提前在校門口候著了。

陳沖面帶笑容,走上去和學校領導握手。

方夢平伸手邀請道:“歡迎陳董蒞臨我校指導工作。”

陳沖跟著走進校門,感嘆道,“這所學校給我留下太多記憶了,特別是運動場,老校長一定要帶我去看看。

週一的例會,王主任通報批評的名單裡少不了我的名字。”

方夢平尷尬笑道:“陳董當初也是學校的名人啊!”

學生處的王主任笑著接話道:“其實我一早就看出陳董能成材,在學校這個小圈子裡,都有那麼多學生心甘情願的跟著你,足以看出陳董的領導力。”

陳沖回頭笑道:“王主任在我心裡,一直是鐵面無私的包青天啊,怎麼現在也學著拍馬屁了?”

王主任笑道:“上了年紀了,陳董,你再要我像以前那麼兇,那麼狠,也狠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