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沖再次拿起話筒微笑回答道:“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在想另外一個問題,如果今天坐在我旁邊的是阿里的馬總,他的思路是什麼?

我之所以會這樣去思考,是因為在現實中,阿里和宅天下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雲端計算、AI技術上面。

資料和技術,就是宅天下的移動網際網路戰略。

實不相瞞,宅天下從創立開始,也就是三年前,已經開始討論和部署移動網際網路了。”

陳沖講話的語氣越來越自信,倒是提起了不少同行的興趣。

唐巖接著問道:“陳總剛剛多次提到阿里的馬總,並且拿阿里和宅天下做對比,我很好奇,在陳總心裡,你和馬總有什麼相似的地方,又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唐巖的話反倒是逗笑了會場很多人,沒人認為陳沖能夠和馬雲相提並論,自然在這些人眼裡,唐巖的問題就帶著一點諷刺的味道。

陳沖也跟著笑了起來,以玩笑的語氣回答道,“相似的地方是我們都讀的師範類高校,不同的地方是他學的英語專業,我學的政治教育,我應該比他更懂政治生態一點。”

會場瞬間被掌聲和笑聲覆蓋。

陳沖調侃馬雲的這幾句話也被現場媒體傳送到微博……等社交媒體上,登上了熱搜。

唐巖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沒有繼續對陳沖發問,而是把目光聚焦到曹國偉身上,“曹總,從一個資深的網際網路從業者的角度分析,你怎麼看待陳總的觀點?”

明著是想把火藥味點起來。

曹國偉聽完陳沖的觀點,感受和其他人差不多,同樣以一種玩笑的形式講道,“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會不會出現超過BAT的網際網路企業,我不清楚,不過若是陳總覺得宅天下可以翻越三座大山,我覺得新浪也可以。”

會場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上和笑聲。

曹國偉接著道:“我是從事網路媒體行業的,所以我在這裡以新浪為例,分析一下移動網際網路的影響。

從我擔任新浪CEO開始,我們有每一階段的規劃,且每一次規劃我們都做得踏實、紮實和堅實。

新浪發展至今,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新聞和內容的高度完善整合。

第二階段是部落格時代,給每個普通使用者釋出內容的機會。

第三個階段是微博時代,就是解決傳播問題,創造、分享、按照社交關係傳播資訊。

移動網際網路會加速推動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剛剛陳總提到了智慧手機,說未來手機是資料消費器,這一點我非常贊同,手機也將成為最便捷最普遍的資訊接收器。

不管是新浪、還是網易,甚至騰訊都在做同一件事,改變人找資訊的傳統模式,讓資訊主動去找人,人人都可成為資訊接收者和釋出者,這其中就需要陳總提到的資料和技術支撐。

從網路媒體從業者的角度來看,我非常贊同陳總的觀點,也是新浪接下來要努力追趕的地方。

阿里有飛天系統,宅天下有騰雲系統,在雲端計算和資料領域給我們做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