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至2010年間,隨著中國國民收入快速增長,中產階級的快速崛起,線上旅遊市場成為一塊肥肉。

初期是攜程、藝龍式的線上代理商爭搶市場,後來芒果、同程的加入加劇了競爭。

隨著市場擴容和使用者的成熟,2008年線上旅遊的細分化和社交化進一步加深,像途牛、螞蜂窩等旅遊社交網站開始興起。

同時,傳統電商、航空公司、酒店也紛紛擠入線上旅遊平臺大軍,競爭更白熱化,線上旅遊行業陷入了價格戰的泥潭。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大門的開啟,BAT三巨頭幾乎同時開啟了移動網際網路戰略,OTA(線上旅行商)也是他們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是百度,在沒有把握拿下攜程的狀況下,先與攜程簽訂廣告營銷合作協議,再選擇牽手攜程的老對手去哪兒網。

雙方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去哪兒網獲得百度戰略投資3.06億美元,百度成為去哪兒網第一大機構股東。

隨後,阿里巴巴旗下的購物搜尋一淘網,改變戰略計劃,躋身線上旅遊O2O市場,同時牽手藝龍、同程、住哪兒、芒果網、青芒果等6家線上旅遊代理商進軍OTA市場。

另外還聯合寬頻資本2000萬美元投資國內首家O2O出境旅行服務公司佰程旅行網。

騰訊這邊,透過向藝龍投資約8440萬美元購買了藝龍新發行股份後,佔藝龍總股份數的約16%,成為第二大股東。

隨後又以六千萬投資同程網,佔股30%。

馬化騰向來喜歡利用資本力量速戰速決,為了迅速拉開與阿里百度的差距,聯合博裕、元禾兩家資本向同城網追投5億。

與此同時,在宅天下開拓新業務商旅板塊時,騰訊控股再次入資一千萬美金支援宅天下新業務。

在團購市場千團大戰大局已定的情況下,BAT三家的戰火又燃到了線上旅遊市場。

面對BAT三家強勢入場的局面,攜程陸續在各個細分市場受到來自對手的挑戰。

藝龍在酒店預訂和團購上和攜程打價格戰,去哪兒網得到百度的支援開始主攻移動客戶端,與攜程搶奪流量,並且玩了一招“比價”戰術,讓線上價格趨於透明,攜程陷入了虛假價格的輿論風波中,股價大跌。

除此之外,攜程在商業模式上面臨著創新商業模式的挑戰。

面對居高不下的流量成本、價格戰而導致的被壓縮的利潤空間、大規模的投資收購,沒有依附於 BAT 的攜程,處境日益艱難。

攜程眼下最頭疼的問題是,如果不得不選擇不依附 BAT ,那麼應該依附於誰、如何交易、如何整合?

攜程的管理團隊在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開始了艱難的破局之路,一方面繼續和BAT三家接觸,尋求合作機會,另外一方面依靠自身積累下來的資源開始了市場擴張之路。

2010年下半年剛開始,攜程網在收購上就爆出兩大動作,先以6.84億元收購港城永安旅遊業務,再入股漢庭連鎖酒店集團和首旅建國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眼下OTA市場打的火熱,宅天下若是在插一手,那就更熱鬧了。

陳沖笑著對李培玲說:“明天我親自和徐總聊聊。”

李培玲認真分析道:“如果這次也像千團大戰那樣打,宅天下恐怕承受不住,你要想清楚。”

陳沖自然清楚,一個千團大戰,在中國市場燒了上百億出去,這種消耗對任何一下創業公司來說,都是承受不起的。

陳沖這次的戰術,簡單總結為兩個字“攪局”。

李培玲偏頭看了一眼,陳沖臉上還是以往那般平靜和自信,每次見到他臉上浮現出這樣的神情,心裡就會覺得非常踏實。

勝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