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知他對清河縣經濟發展改革的決心和手段。

但是陳沖知道。

所以不用擔心其他人找自己麻煩,死死抱住楊縣長的大腿就行了。

兩人的聯絡從今天這場座談會才開始建立,以後還會更加密切。

面對總商會這些人不善的目光以及有可能受到的報復,陳沖還留了一招。

會場的氛圍由比較輕鬆逐漸轉變的有些嚴肅起來。

楊鴻志再次看向陳沖,“陳總,還有什麼想講的嗎?”

陳沖道:“有一個普遍的問題,我想可以在今天這個會議上和領導們,還有各位代表們一起分享一下。

就是民營企業貸款難融資難的問題,現金流對一家企業發展有多重要,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前輩都比我清楚。

很多有潛力的企業,因為貸款難融資難的問題瀕臨破產,難以維持經營,這也導致了清河縣民營經濟缺乏創造力和探索精神。

最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沒錢,大家都躡手躡腳的,即便有想法,也不敢放手去幹。”

楊鴻志換了一種讓眾人驚訝的請教的語氣問陳沖,“陳總覺得問題出在哪裡?”

陳沖道:“清河縣現在的融資環境非常封閉,我這裡提到的封閉不是指資本進不來或者銀行沒錢。

而是一種熟人借貸模式。

簡單的說,就是銀行更喜歡把錢放給熟人。

熟人指我們現場所坐的每一位企業家代表,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向銀行貸款的時候,過程都暢通無阻吧!

這裡面的原因,就不用我去分析了。”

臺上臺下所有人都皺起了眉。

完全不敢想象這個年輕人敢在這樣的場合,把這種事情講出來。

在座商會的人心裡都有數,如果給現在清河縣知名企業的實控人畫一個人際關係圖,可以發現是可以串聯起來的。

而串連起這張人際關係圖的紅線就是清河總商會,會長劉澤波自然是整張人際關係圖的中心人物,以他向外擴散,囊括縣裡各大政企機構。

楊鴻志想打破這種熟人系統,陳沖同樣想打破這種系統,因為總商會的會長劉澤波看不上他。

融不進去,就只有破了再立,“立”就是陳沖預備的後手。

陳沖和楊鴻志兩人在這件事上,是站在同一立場上的,互為打手。

陳沖最後微笑道:“楊縣長,我建議以後類似的座談會也把我們銀行機構的同事邀請過來,大家一起交流。

我們都是為了讓清河縣民營經濟發展的更好,大家一條心才能辦好事。”

楊鴻志再次露出了笑容,這次是發自內心對陳沖這個年輕人的欣賞,原本想的是在陳沖身上賭一把,現在看是賭對了,他確實是破局的最佳人選。

偏頭看向民營經濟發展促進委員會主任姚磊,“我覺得陳總今提出的幾點建議值得采納,姚主任有什麼想說的嗎?”

姚磊額頭上已經佈滿了肉眼可見的細汗,微笑著點頭。

楊鴻志接著問:“在座的代表們還有什麼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