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龍皺眉,偏頭和吳勇對視了一眼。

吳勇激動道:“陳總,電子科大從06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提出這個概念之後,一直在研究和探索,我也是今年才接觸這個概念,這是一個龐大的資訊工程。”

陳沖點頭:“需要時間,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資本。”

鄭小龍道:“這才是我擔心的事情。”

陳沖道:“說實話,我心裡也沒底,但是這件事總有人要去做,國外已經有人在做了,我們也不能落後太多。

從商人的角度出發,雲端計算不僅僅是資訊科技,它將服務於整個網際網路經濟市場。”

鄭小龍贊同陳沖的觀點,諮詢道,“陳總,你有什麼想法?”

陳沖真誠邀請道:“我想聘請鄭教授為宅天下的首席架構師,明年如果能夠拿到更多的投資,宅天下會投資成立宅天下雲端計算有限公司,由鄭教授擔任技術長,組建蓉城研究院,正式涉獵雲端計算領域。

只要第一步走出去了,接下來的路即便再艱難,也會有柳暗花明的時候。”

鄭小龍被陳沖的意志所打動,但是他看著眼前這個剛上大一的學生,心裡持一定的懷疑態度。

這個年輕人真的懂雲端計算,還是幻想背後的經濟市場,腦子發熱去做這件事?

兩種態度導致的結果會完全不同。

既然要做,就是死磕,不能半途而非。

鄭小龍問陳沖:“陳總,你對雲端計算瞭解多少?”

陳沖知道鄭小龍在試探他,回答道,“當下國內的軟體工程師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演算法上。

不可否認,演算法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是我認為演算法並不是我們的技術瓶頸。

真正困難的地方,在於資料儲存的虛擬化以及科學的資源調配方式。”

吳勇坐在旁邊沒怎麼聽懂。

似乎還不是他現在的能力能夠觸及的高度。

或者說,他的專業和目光達不到宏觀看問題的角度,更多的是從事其中的某個領域某個程式。

但是為什麼一個大一的師範生能夠知道這麼多?

吳勇意識到,自己不能再把陳沖看成一個純粹的商人。

鄭小龍嚴肅地臉上露出了笑容,“演算法再複雜都有攻克的時候,相當於一道數學題等你去解答,只要找準公式就能解,但是儲存虛擬化和資源調配是純技術開發,需要成千上萬甚至上億次的嘗試。

陳總,說實話,我對雲端計算很感興趣,我也能感受到你的真誠,但是我也有很大的擔憂……”

有些話不說明,陳沖也能讀懂,微笑點頭道,“鄭教授,我能理解你的顧慮,投入那麼多精力和資源,最後要是做個半成品出來,就太不值了。”

鄭小龍道:“陳總,我願意出任宅天下的首席架構師,照常以現在的合作方式和薪酬待遇合作,幫你做好外送和團購兩個業務的軟體開發、資訊維護工作。

我期待時機成熟的那一天,幫你組建蓉城研究院,攻克雲端計算。”

陳沖微笑道:“有鄭教授這句話,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