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那此事就交由你全權處置,任何人力和物力都可以調動,冀州清河以北以西七郡務必要奪回來,不能就這樣交給公孫瓚和公孫越!

另外黑山軍和幽州牧劉虞,新任烏桓大人慕容恪,鮮卑大人魁頭都可以利用,必須聯合所有能聯合的力量,讓他們疲於應對。”

“是,主公!”

沮授回去之後,召集許攸和逢紀進行商議,三人很快拿出一個可行的計策,擬訂之後呈報給了袁紹。

“二弟,袁紹派使者逢紀來見,想要罷兵言和,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大哥,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轉運糧草也越來越困難,要麼速速決戰,要麼暫且罷兵,待來年開春天氣回暖後再戰。

現在袁紹閉城不出,既然他想講和,那就和他談一談,只要條件不太過分,我們可以暫且答應。

畢竟冀州七郡國只是初步佔領而已,民心歸附還有一個過程,來年春耕之事也要妥善安排,想想就覺得頭大。”

對於打仗來說,公孫瓚一向很熱衷也很擅長,但一說到治民理政之事,那就是他知識領域範圍外的事情了,而且手下也沒有得力的人相助。

“二弟,為兄擔心這是袁紹計策,一旦為兄領兵撤去,到時候他的大軍反攻界城,你的兵馬守不住界城該如何是好?”

“大哥,守城不管怎麼說,都比攻城要容易很多,如果連一座界城都守不住,談何繼續南下。

再說這一天遲早會來臨,也正是考驗麾下諸多將領和士卒能力之時,大哥要是不放心,可派得力幹才坐鎮安平郡,若是情況緊急,可以隨時進行支援。”

公孫瓚想了想,也覺得這是當下唯一可行的辦法,屢攻臨西縣城不克,士卒銳氣已失,他早有撤兵的念頭,只是不好開口提出而已。

“如此也好,劉玄德有才幹,關羽和張飛二人又是熊虎之將,為兄會舉薦劉玄德為安平太守,也算是對他這幾個月功勞的獎勵。”

對於公孫瓚的安排,公孫越不置可否,劉備這樣的梟雄,必須時時刻刻放在近前,縱虎歸山只會悔之不及。

不過公孫瓚在安排之時,倒也不是沒有防備,至少沒蠢到將劉備放在渤海郡,說到底還是手下可用之人太少,才不得不做出這樣的安排。

“大哥,我們別再耽擱了,先去見見這個逢紀再說,談判這種事情你來我往,也不是一天兩天能結束的。”

“也好,先去見見再說。”

公孫越帶著杜預和狄青,很快來到公孫瓚大帳,在這裡見到了袁紹的重要謀臣逢紀。

逢紀各方面還算不錯,但也就是不錯而已,還算不上優秀,更談不上傑出和卓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這個群英薈萃的時代,終究只能成為陪襯。